【台灣名店】從百元賣到年收40億 茶飲南霸天自建茶廠霸氣喊凍漲 茶の魔手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王賢明16歲就創業賣茶,後自建茶廠、物流到銷售一條龍供應鏈,被稱為「茶飲南霸天」。
王賢明16歲就創業賣茶,後自建茶廠、物流到銷售一條龍供應鏈,被稱為「茶飲南霸天」。
今年初茶の魔手宣布凍漲,在漲聲響起的手搖飲界成了異軍,因董事長王賢明是業界唯一建立茶廠、物流到銷售垂直整合的供應商,在台南的分店密集度甚至堪比便利商店。
受家裡賣海鮮影響,他很早就懂追根溯源,兒時母親罹癌,奠下他賺錢的決心,16歲創業開茶坊。從日賣7杯,到現今506家店,他不做花俏包裝,30年前在業界首推青茶,研發山楂烏龍等獨家茶飲,大杯飲品平均不超過50元的平價策略,讓他成為「茶飲南霸天」。
佛系開放加盟的他不在乎版圖是否贏人,「我們不跟人比價求暴利,能活下來才是王道。」他想戰勝的,一直是自己。
位於南投獅子山山頭、占地200甲的「意精研」茶園隨處可見蜜蜂飛舞,八哥鳥停佇,剛採收的茶菁正在進行日光浴去除水分,每週來巡視的董事長王賢明自豪地介紹:「這邊種的是四季春和金萱,生態很棒喔!我們來這推廣13年,堅持每批茶全部經過農藥檢驗,光檢驗費一年就600多萬元。」
茶菁經過室內萎凋,需特別注意溫度和濕度,因為水分會影響茶的風味。

擁四座茶廠 凍漲網友讚

2009年王賢明在南投蓋第一間茶廠,並成立藥班到契作茶園施藥,以掌握停藥時間,從源頭控管品質,至今在南投、梨山、關西共有四座茶廠,契作茶園51萬坪,僅供貨給自家品牌,他賣的不是一斤要價上千元的茶行茶葉,而是一杯僅25元的手搖飲,品牌「茶の魔手」在南部無人不知,以平價聞名,現有506家店,人稱「茶飲南霸天」,去年年營收40億元,旗下還有專賣梨山茶的品牌「最強農人」,僅以販賣機販售罐裝高山茶。
茶の魔手台南安中店是王賢明的起家店,賺錢後他買下整棟樓,作為員工運動與上課中心。
今年萬物齊漲,許多手搖飲品牌漲價5至10元,王賢明一月便宣布全面凍漲,奶精還升級為菲仕蘭替他們做的獨家調配,他直言:「如果一家店一天銷售700杯以上,純茶類一杯賣25元已是暴利。」此話一出引起網友讚賞「良心企業」,也讓人為直爽的他捏冷汗,是否戳破業界不能說的祕密,「但這是實話,其實我們加盟店無法接受,說今年凍漲,業績成長5%,也沒比去年好多少,不要吃米不知道米價,有些原物料廠商漲價,我進價都比賣給加盟店的價錢貴,我一個人吸收500多家店。」
49歲的王賢明濃眉大眼,滿溢著道地南部人的豪爽熱情,該精打細算時對數字敏銳,待人處事卻大方霸氣,例如他以500多家店數,向廠商談到市價2折的原料;由員工持股3成的半直營店,皆分潤6成給員工。行銷經理李士朋形容王賢明人如其店,「真的是茶魔,愛茶如魔,很多網友嫌我們包裝醜,我打新樣,他不要,他不喜歡表面功夫,覺得錢省下來回饋在產品上,賺錢就買地蓋茶廠。」
王賢明說,茶泡好後,濾茶滴乾的動作很重要,因為殘留在茶葉上的茶水最豐厚,味道才會濃。

高職就開店 青茶打天下

茶の魔手凍漲底氣來自王賢明13年前就建立茶廠、物流倉儲到銷售的一條龍服務,目前仍是業界唯一,8成5原料自製,減少中間剝削。凡事自己來的精神來自王賢明從小耳濡目染,那時父母在台南安南市場賣海鮮,「別人都跟盤商批貨賣,我爸媽半夜到出海口或魚塭去買貨,這種找源頭的觀念一直在我腦裡。」
王賢明學寫字前就懂看秤,同學騎腳踏車玩樂,他載魚貨幫忙家業,8歲時母親罹癌,早熟懂事的他為讓母親休養,包辦煮飯家事,最大體悟是「人老了身邊一定要留點錢,生病才有尊嚴。後來我媽媽痛苦就打嗎啡,那些都要自費。」也奠下他想靠創業賺錢的決心。
就讀高職時,母親離世,父親改在安南區安中路上經營碳烤店,但生意平淡,16歲的王賢明勸父親收掉,1989年在原址創立「竹林茶坊」,還有4、5張桌子提供內用,他放學才開店。彼時最流行開喜烏龍茶與麥香紅茶,從小跟著父親泡茶的王賢明,心想何不將現泡茶做成手搖飲來賣,「那是我僅會的東西,可是第一天只賣7杯。」那時手搖飲風氣正要興盛,同樣台南起家的清心福全與五十嵐分別早他3年、晚5年開店,王賢明沒想過放棄。
王賢明16歲創業開茶坊,年紀輕輕就很早熟。(王賢明提供)
初始他賣紅茶、綠茶、烏龍等大家熟知的茶飲,直到2年多後在業界首賣青茶,生意才好轉,他形容這是美麗的意外。他將泡茶時統稱的「生茶」(未經過高溫焙火)拿來賣,卻被不熟台語的工讀生誤解為「青茶」,四季春清爽回甘的風味深受客人喜愛,「後來市場就開始有人賣。」因此茶の魔手招牌上仍寫著「青茶專賣」,也是最暢銷茶飲,年賣2千500萬杯。
30年前茶の魔手首賣青茶,引領潮流,現在更以真空壓力萃取方式推出升級版,冷藏可放4個月。(超級青茶,35元/罐)

供應烤吐司 藏懷舊浪漫

1990年代竹林茶坊兼賣炒飯、炒麵與鍋燒意麵,正好遇上鄰近北安路成了娛樂一條街,舞廳、庭院式KTV林立,他回憶:「光外送這些店家,一天能送2、3萬元。」隨著茶飲生意上軌道,他取消餐點,如今僅存的烤吐司則是王賢明懷舊的浪漫,「奶茶配吐司,就是經典下午茶。」
茶の魔手至今仍販售烤土司,但店員忙碌時就會技巧性停賣,想吃得靠運氣。(奶酥厚片、巧克力厚片,25元/片)
所有茶飲皆由從小泡茶愛茶的王賢明開發,他的辦公桌沒有電腦與文件,放滿各式茶具,地上堆著一落落從梨山採收的高山茶。早期他翻書發現山楂陳皮烏龍能去油解膩,推出至今無人模仿的獨家招牌,「因為要修正烏龍製程,去掉烏龍的燒焦感,不然味道會跟山楂衝突,喝起來有刺鼻味。」
王賢明人如其店,愛茶成魔,連辦公室都堆滿茶具。
此外,早期茶飲加梅子,都加鹹甜酸梅,但他認為應該吃梅子原味,到南投埔里和台南梅嶺契作,買下外銷日本等級的梅汁。他驕傲地倒原汁給大家喝,「我們的青梅汁很濃喔!我熬合了埔里和梅嶺兩種梅汁,一個偏紫蘇梅味,一個偏Q梅,這款有拿到日本的輸入許可。」
招牌青梅青茶加入熬合南投埔里與台南梅嶺的梅汁,風味濃厚甘甜。(35元/大杯)

加盟遍地開 密集如超商

王賢明懂茶也懂機械,本科念農業機械的他,20年前就發現傳統果糖機靠吸力給糖,容易糖量不準,「果糖會隨空間溫度變化改變黏度,吸量沒辦法控制,我告訴機器廠商應該用螺旋擠壓,糖量才會固定,現在都是這種方式。」宛如發明家的他接著拿出自己研發的專利雪克杯,啟動後杯中掀起龍捲風般強烈漩渦,他眼神發亮地說:「它含氧性更強更均質,重點是可搖全熱飲料,店員操作更簡單,還能節省時間。」
王賢明獨家研發的雪克杯已申請到專利,能讓茶飲口感更綿密,甚至連熱飲都能直接入杯雪克。
隨著王賢明對茶飲的掌握度越來越高,他將店名改為更好記的茶の魔手,並在2001年開放加盟,策略即「遍地開花」。茶の魔手在台南有280家店,市區甚至每800公尺就有一家,密集度跟便利商店一樣高,被網友戲稱為不能約碰面的地點,「因為太多間,會走錯店。」王賢明笑著接話。
茶の魔手有自己的物流倉儲系統,運送過程還能順路收回門市需維修的設備,增加效率。
難道不怕分店間彼此搶生意?他胸有成竹地說:「這個問題人家問我幾十年,但這些店幾十年都活得好好的,代表市場夠,我定位是大家的鄰居、隨手可得的日常飲品,所以我喜歡住宅區多過於大馬路,如果單純學區就不要做,以免要承受寒暑假。」就連太太原本也是茶の魔手加盟主,他開玩笑說:「她只是覺得我不錯,連人也加盟而已。」
 
茶の魔手從不參加加盟展,往北只展店到台中,只因他不做沒把握的事,「北上要重新培養班底不容易,現在人真的難請,我都不接加盟電話,後來很多新開店都是分店再開或內部員工開的,這十多年我做的都是扎根動作。」現在直營與加盟店的比例為1比4。建茶廠後,茶の魔手2017年起將純茶類全改為台灣茶,僅伯爵紅茶自斯里蘭卡進口。
但台灣茶味本甘甜,加糖後更顯甜,讓茶の魔手常被網友評為「買糖送茶」,王賢明大喊冤枉:「我的全糖是11度,其他品牌是14、17度,我們最驕傲的是茶類無糖飲用就好喝。」
20年前王賢明就研發出以螺旋擠壓給糖的糖度機,給糖量更精準。一般人認為台南人愛吃甜,但王賢明透露台南人最愛一分糖。
近年手搖飲店流行裝潢精美的網紅店,平均一杯8、90元起跳,相較之下,茶の魔手風格較質樸本土,王賢明不跟風,「在那些店排隊的客人,偶爾還是會來買魔手,但是魔手的死忠顧客絕對不會去那裡買。每個市場都有人做,不要覺得自己可以涵蓋百分之百的市場。」

拒赴陸展店 只為3個字

王賢明認為做生意如做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像多數茶飲店積極西進,他拒絕赴陸展店,坦率地說:「萬一有天人家突然問我是哪裡人?我會脫口而出『台灣人』,如果收很多加盟,你的回答根本不能是自己的回答。」3年前他展店到東京澀谷,為了等菲仕蘭的奶精獲准進口,燒租金空等一年,只因「日本的奶精不好喝,但他們很保護自己的酪農,所以對進口刁很嚴。」
藍莓凍奶是茶の魔手招牌飲品之一,還吃得到藍莓果肉。(45元/大杯)
他不心急拓展版圖,只擔心現有茶廠產能不夠。最近別人介紹一塊20甲土地可以種茶,他煩惱著是否該賣掉另一塊地來購買,說著說著又興奮地在空中比劃,「6萬坪是什麼概念,可以種茶、蓋茶廠,這些事如果沒長期準備是做不來的。」此時的他如一杯淡雅的茶,不靠華麗抓人眼球,入喉甘香實在。

顧客這樣說:天天喝不傷荷包

台南人 林小姐
他們的茶很便宜,天天喝也不傷荷包。我最喜歡青茶,解渴不澀口,而且在台南隨處都可以買得到。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