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選情白熱化,國民黨參選人蔣萬安近來頻頻鎖定民進黨對手陳時中猛攻,爭取正藍選票回流的企圖明顯,蔣萬安22日接受本刊專訪坦言,雖然各項民調都領先,但選舉就像賽跑,如果領先,當然是加速,他會把當選目標設定在選票過半,也就是超過51%,爭取最多市民支持。
【專訪全文】加速捷運東環段疏解內湖交通 蔣萬安:大巨蛋1年內完工

年底九合一大選,被藍軍寄予厚望光復首都的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參選以來飽受外界批評他的選法太過佛系,或對市政等議題態度不夠強硬,他接受本刊專訪時首度對大巨蛋議題發表看法,強調大巨蛋的公安審查應擺脫政治,儘速回歸專業審查,並鄭重宣示:「我的目標就是在上任後1年內讓大巨蛋完工!」因此必會展現魄力與中央全力溝通,同時要求遠雄限期改善缺失,讓大巨蛋儘速完工,他並拋出加速捷運線東環段建設,以改善北市東區的交通,解決內湖長期打結的交通瓶頸。

回歸專業 盡快啟用大巨蛋
蔣萬安開場就點名台北市長柯文哲,「柯文哲主政時,很多市民朋友都跟我反映,他們期待接下來的市長,能儘速把過去7年多延宕、停滯的公共建設加速完成!」他盤點柯任內多項停滯不前的重大建設說:「如果我上任,一定儘速讓大巨蛋在一年內完工!」

蔣萬安直言,在柯市長上任後,大巨蛋被打成五大弊案之一,以致無法如期完工,後又因內政部拖延審查,將審查項目從60多項增至80多項,「大巨蛋的根本問題,都在於政治因素卡關。」若他當上市長,「大巨蛋議題就是回歸專業,只要(中央)審核不合格,就立刻要求遠雄限期改善!」
「大巨蛋不只是台北市民的大巨蛋。」蔣萬安強調,這更是台灣的第一座大巨蛋,是全國民眾都高度關注的議題,因此無論如何,中央及地方必須積極共同面對,他的目標就是在上任後一年內讓大巨蛋完工,未來不管是面對中央或遠雄,他都會全力溝通,讓大巨蛋盡快啟用。
推東環段 民生汐止線次之
蔣萬安向本刊提及的第二項政見,即解決內湖的交通問題。「內科交通大家一直在討論,所以捷運東環段的興建,我上任後會讓它儘速動工!」他也進一步提到捷運民生汐止線,也是內湖民眾一直期待的路線,但4年前卻因柯文哲的一句「盲腸線,等我有空以後再做」,傷透內湖民眾的心,「若我當選市長,絕不會將民生汐止線當作盲腸線,而是列為最優先要興建的捷運路段!」他並呼籲中央儘速核定,只要一核定,他馬上下令動工。
小辭典捷運東環段
東環段為環狀線規劃中一部分,預計在內湖區設下塔悠站、洲子站、內科站、瑞光公園站、粉寮站、舊里族站等站,並規劃與松山線松山站、板南線永春站、信義線象山站交會,再銜接到南環段動物園站。

第三大政見著重生育補助。他說,老婆現正懷第三胎,自己將是三寶爸,但有很多年輕夫妻不敢生、不敢養,也租不起較大空間的房子育兒,逼不得已只好離開台北,搬到別的城市居住,被迫通勤。

「過去大家講北漂,來台北靠自己努力闖出一片天,現在卻變成了脫北。」他指出,柯市長執政7年多來,台北市人口外移超過20萬人,其中6成是年輕夫妻帶著孩子搬離;然而,生育補助獎勵自前市長郝龍斌執政時的2萬9千元,至今僅剩1萬6千元,他認為這都是造成年輕人壓力遽增的原因之一。
頭胎4萬 都更門檻向下修
「所以我的生育獎勵加倍,第一胎4萬元,第二胎只要符合入住社宅資格,不用抽籤,租金8折,以減輕年輕人負擔。」蔣萬安說,對他而言,投資下一代就是投資台北;另外他也提出公托政策,包含0到6歲公托全額補助,同時也提高私托補助經費,「這是市長的責任,我們要面對的問題。」

不僅如此,台北市都更問題,也是歷任市長著重的議題之一。蔣萬安說,他主張「台北大都更」,目前北市30年以上的老舊建物已逾7成,這不只是居住環境或市容的問題,也嚴重到可能危害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另據內政部報告指出,若台北市發生規模6.2的地震,將會有超過4千棟建物倒塌,「這後果不堪設想,如果我擔任市長,也必須立刻面對、處理。」
蔣萬安並進一步提到加速推動都更的做法,他認為,現行都更審查程序在第一階段範圍劃定就須耗時數個月,未來應檢討簡化作業程序,比照新北市作法,將範圍劃定及第二階段的事業計畫合併審查,加速都更審議速度。
另一方面,他主張擴大公辦都更,以信維大樓為例,當年信維大樓為安置違建戶所建,空間早不敷使用,狹窄走道堆滿雜物,不僅是環境問題,也有公安疑慮,但即便住戶意願調查達80%同意都更,現行門檻是90%,因此他認為應把門檻降至75%,之後由政府進場協助輔導,讓住戶了解相關試算等問題,或以專案方式針對有歷史背景的整建住宅,討論容積放寬。
扮挑戰者 讓城市更加升級
蔣萬安也拋出後疫情時代協助產業及經濟復甦的政策,希望台北能打造出大型國際會展,比照美國德州奧斯丁每年舉辦的西南偏南(South by Southwest)活動,結合一系列電影、互動式多媒體及音樂等領域的人才參與,同時吸引國際觀光客前來朝聖,藉此帶動產業鏈及周邊的經濟活動,「讓台北市不只是六都之一,或成為領頭羊而已,而要跟鄰近的城市並駕齊驅。」

「我有國際觀、年輕、有活力,沒有行政包袱,這是台北市目前最需要的市長特質。」談到與另2位對手陳時中、黃珊珊的差異,蔣萬安以過去在矽谷工作的經驗,強調他有能力讓台北市跳脫防弊思維、突破法律框架,讓城市更加升級。
相較於陳時中與黃珊珊有行政經驗,蔣萬安說:「雖然我們的意識形態非常不同,但他(陳水扁)第一次參選的時候只有44歲,當時也跟我一樣是國會的優秀議員。」他反問陳時中,這是在質疑陳水扁不夠資格嗎?台北市一直是很願意給年輕人機會的城市,願意接受各種改變與新的事物。
他認為,在這場選戰中,他扮演的是挑戰者角色,雖然代表國民黨參選人,「但目標當然還是設定爭取51%(的支持度)」,不只是中間選民,各年齡層或政黨屬性偏藍、偏綠等,都應爭取最多市民的支持。
回憶過去2屆立委選舉,蔣萬安說,大環境對國民黨都是逆風,這次市長選戰又是更大規模,但他從政的初衷從未改變,包括力挺同性婚姻、支持勞工權益等,「最重要的是你堅定的信念,以及怎麼帶領這座城市,並且告訴市民該怎麼做。」
挺同態度不變 蔣萬安:當選就參加遊行

蔣萬安過去在立法院審查同婚法案時投下贊成票,引發軒然大波。他接受本刊專訪時強調,他對自己堅信的價值及理念從不改變,被問到若當選市長是否會參加同志大遊行?他也大方地說:「我OK!」
蔣萬安回憶,當時他投下同婚贊成票後,在黨內及選區都面臨龐大的輿論壓力,甚至被支持者嗆聲:「這次絕不投你!」他說,他能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及信仰,台灣是多元社會,應相互尊重及包容,包括過去他在一例一休法案審查時,堅決捍衛勞工的權益一樣,後來不少人也顛覆對他的看法,「就事論事,只要是對的事情,我個人相信的價值,就會堅持。」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