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更高更久又更慢的升息環境會員專區財經理財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表示,加息速度會放緩,但高利率將維持一段相當長時間。(東方IC)文 王伯達發布時間 2022.11.08 05: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4 臺北時間聯準會美股達觀股市升息王伯達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考量滯後性 升息趨緩維持高利率 衝擊加劇聯準會11月分的公開市場委員會,在市場眾說紛紜的猜測下開始了。會議當天,美股先是大幅拉升後重挫,這也表示,市場對於聯準會會議聲明的解讀,與會後記者會中,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想要傳達的,有相當程度的差異。考量滯後性 升息趨緩其中最大的差別,應該是聯準會在會議聲明中提到了:「在決定未來目標利率區間的增加幅度時,委員會將考慮貨幣政策的累積影響、貨幣政策對於經濟活動和通膨影響的滯後效應,以及整體經濟與金融發展。」這樣的說詞,被市場解讀為聯準會可能會暫停升息,以觀察過去這段時間強力緊縮會有什麼「滯後效應」?但相關想法卻在會後記者會上,被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給否決了。他在記者會上提到:「當大家聽到貨幣政策滯後性的時候,想到的都是要暫停升息。但在我的觀點來看,我認為思考暫停升息這件事,就這個時間點而言,還是非常不成熟的。」但鮑威爾提到,12月的加息速度應該會放緩。他認為現在大家的目光,不應該繼續放在加息的速度上,而是應該考慮貨幣緊縮政策的其他兩個項目,也就是利率會升到多高?以及會持續多長時間?就鮑威爾的說法來看,12月的利率點陣圖應該會繼續提高,而他也表示會維持高利率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維持高利率 衝擊加劇對於市場來說,這又會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為當利率越來越高,持續的時間越久,對於實體經濟的衝擊也會越大。鮑威爾在記者會中也承認,美國經濟走向軟著陸的道路是越來越窄了。但即便如此,聯準會仍然會以控制通膨為優先,否則通膨如果繼續失控,對於實體經濟會帶來更多傷害,而且聯準會有充分的經驗與工具,可應對經濟衰退。這樣的說法也表示,鮑威爾並不會因為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就收手,當然,更不會因為外國經濟出現危機而停止緊縮貨幣。對於像台灣這樣的非美市場來說,可能需要考慮更高、更久的高利率環境,會對實體經濟帶來多少傷害了。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