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陳建仁率領的新內閣,1月31日正式就職,不少部會首長忙著交接,但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簡稱運安會)主委楊宏智卻一派悠閒,一早搭乘黑色公務車,由司機載他從台北士林住處出發,不過,車輛並沒有直接前往位於新北市新店的運安會辦公室,而是開到台北六張犁的一家汽車保養廠。
【全文】踢爆!搭公務車泡湯、偕妻訪友飲宴 運安會主委蹺班摸魚報公帳

內閣最近忙著改組,直屬行政院的獨立機關「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主委楊宏智,卻悠閒蹺班摸魚,甚至帶太太到宜蘭參加飲宴!本刊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多次直擊,楊在上班期間,除了會搭乘公務車,由司機載他到宜蘭訪友、泡溫泉、吃美食,有時連太太也跟著一起去。更離譜的是,楊還把蹺班時吃飯的餐費,用首長特支費申報,等於讓全民買單,十分誇張!
楊宏智小檔案
- 年齡:68歲
- 家庭:已婚
- 現職: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主委
- 學歷:台大機械系、澳洲新南威爾斯機械暨製造工程博士
- 專長:飛安與風險管理、商用航空機師培訓、智慧製造與航太系統整合
- 經歷:飛安會主委、執行長;國科會中科二林園區海外招商執行長;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首席評議專家;台大機械系特聘教授
乘公務車 赴宜蘭聚餐
楊宏智抵達時,楊妻已在路邊一輛紅色休旅車內等候,看似該車出問題,車廠人員在旁講解,之後,夫妻倆蹲在路邊端詳休旅車許久,最後車廠人員將車開進保養廠,楊則陪妻子走了十幾分鐘,送她進入附近一處民宅,公務車再繞到該處接楊。主委上車後,公務車還是沒往運安會開,而是前往台灣大學,楊進入工學院大樓拿了一個禮盒出來,這才前往運安會上班。

隔天、2月1日早上8點,楊宏智同樣搭乘由司機駕駛的公務車從住處出門,這次他沒有亂跑,直接進辦公室,但才待了2個小時,10點多又與妻子一起從運安會大門離開,二個人坐上公務車,直奔宜蘭,不過,一路上車況壅塞,抵達時已超過中午12點,公務車載著夫妻倆到宜蘭知名的「渡小月」餐廳,二人下車後進入餐廳一間包廂,裡面有不少人,現場氣氛歡樂喧鬧。
飲宴直到下午2點多才結束,一名男子送楊宏智夫妻離開餐廳,楊妻先坐上公務車,男子仍然情緒高昂地拉著楊講話,過了好一陣子,楊才上車離開。下午3點多,夫妻倆搭公務車回到台北,但楊並未回運安會上班,而是前往台灣大學,一樣在工學院大樓下車,接著司機載楊妻回到士林官舍後,才在下午4點多獨自開車回運安會,沒再到台大接楊。

本刊從去年底至今年2月初,連續觀察2個月,發現楊宏智上班日幾乎天天都會到台大,且皆乘坐公務車,他還經常要司機把車停在校園待命,司機對台大校園及相關路線似乎十分熟悉,因他常需在上班時間幫主委跑腿,從新店運安會開車到台大送東西或拿東西。

不只帶太太到宜蘭吃吃喝喝,楊宏智也經常一個人搭公務車,由司機載他前往宜蘭訪友、泡溫泉、吃美食,十分悠哉。
上班時間 泡湯賞風景
去年12月30日,本刊直擊運安會公務車司機,早上7點就開著另一台白色公務車抵達楊宏智住處,一直等到8點多才出門。楊先前往台大校園,並在校內販賣餐飲的小福廣場下車購物,接著交給司機一袋物品,司機則將車開到工學院大樓,幫忙將物品拿進大樓,再熟門熟路地開到一處空地等候,過了將近20分鐘,楊才慢慢從步道出現,上車前往運安會。

才進運安會沒多久,司機又獨自開車前往台大校園拿東西,2小時內司機就跑了台大2趟。當天上午11點多,公務車又從運安會駛出,往宜蘭方向開;下午1點,公務車抵達宜蘭運動公園附近一間民宅,楊提著一袋東西下車,按電鈴進入屋內,司機不敢跑遠,把車停在附近路邊休息,期間還不時下車伸展筋骨,看起來相當疲憊。

將近下午3點,公務車開回民宅接楊,之後直奔礁溪「森林風呂」,該處是一座位於礁溪溫泉公園的大型露天裸湯溫泉,楊看似常客,一下車就走去售票口買票,還與櫃檯人員熱絡閒聊。楊在男湯浴池享受美景和溫泉的同時,公務車則在溫泉區出口等候,約莫半小時後,楊神清氣爽地走出溫泉公園上車,回到台北時已是傍晚5點。

蹺班餐費 特支費核銷
68歲的楊宏智,畢業於台大機械系,取得澳洲博士學位後,先成為台大教授,之後以專家、顧問身分參與政府計畫。2018年,普悠瑪列車出軌,學者呼籲提升交通事故調查層級,隔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將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簡稱飛安會)轉型為運安會,負責海陸空重大運輸事故調查;時任飛安會主委的楊宏智,則順理成章成為運安會首任主委。

熟悉內情的A小姐告訴本刊,楊宏智執掌運安會3年多來經常蹺班,因他老家在宜蘭,所以常利用上班時間,搭公務車到宜蘭探親、訪友、泡湯,下屬要找他批公文或回報案件進度,都找不到人。A小姐說:「楊是機關首長,沒有人敢問他去哪裡。後來,是他的司機每個月報加班、出差,費用高達數萬元,內部才知道主委蹺班的真相。」

本刊調查,運安會內部有人發現,去年底接連2個月,都有某間宜蘭小吃店的消費報帳2次都是不到200元的餐費,但當時運安會並無宜蘭地區的專案,反推日期細查,才發現是楊宏智蹺班開小差,還用特支費核銷餐費。更扯的是,今年元旦連假後某日,楊的司機沒來上班,楊也一整天沒進運安會,但完全沒有請假紀錄。

此外,楊宏智雖然身兼台大機械系特聘教授,但現值寒假、不用上課,他卻幾乎天天往台大跑,公務車還要在台大待命,楊在台大的時間甚至比在運安會還長,十分離譜。

另一名知情人士B先生則告訴本刊:「楊宏智之前說要送外套給每一位運安會同仁,結果大家拿到外套時發現,胸口的標誌不是運安會,而是NTU(台灣大學縮寫),讓同仁們很尷尬,因為進行事故調查時,並不適合穿出門,但外套是主委送的,所以穿也不是、不穿也不是!」

輕忽流程 挨批不專業
除了蹺班引發爭議以外,B先生還認為,楊宏智是外行領導內行,對運安會會務及事故調查很不用心,連電子公文系統都不會操作。他告訴本刊,運安會的調查作業很科學,也有嚴謹的程序規定,從立案到調查、訪談、實驗、模擬,到最後的報告審查與公告,都有一套標準流程,楊宏智身為主委,卻從不了解這些流程,常常對外界拋出錯誤訊息,很不專業。

B先生舉例,2021年騰龍運通遊覽車在蘇花公路自撞山壁,多名乘客被拋飛,造成6人死亡,當時楊宏智沒去看現場,遇到媒體提問竟回答:「遊覽車座椅安裝不實,不然怎麼會飛出去?」事故都還沒調查分析,身為獨立調查機關的主委卻隨意發言,令人無法苟同。

更嚴重的是,楊宏智遇到有重大死傷的運輸事故時,多次為求表現,和承辦檢察官互嗆。B先生說:「他要下屬搶著訪談相關人、搶著查驗證物,有辦案時限壓力的檢察官當然跳腳!」騰龍遊覽車事故之後,因檢調單位與運安會衝突不斷,法務部長蔡清祥還曾率多名檢察官到運安會「協調」,才讓楊的態度稍微收斂。
脫軌發言 常引發爭議
本刊調查,楊宏智的失言風波不只一次,同年台鐵太魯閣號撞上工程車,造成49人死亡,楊先承諾在事故週年前「限期」完成調查,被外界質疑過於草率,事後公布調查結果時竟說:「若列車沒誤點6分鐘就不會出事,運氣很不好,工程車負責人李義祥已經努力過了!」一番離譜的言論,引發罹難家屬抨擊,也讓辛苦調查的運安會同仁頻頻搖頭。

除此之外,2019年「全億財一號」漁船事故,導致6人不幸死亡,運安會調查認定事故原因不明,遭外界質疑草率結案,楊宏智在案發2年後,面對立委質詢,允諾將重啟調查,讓家屬一度以為重現曙光,但經本刊調查,該案目前仍是結案狀態,根本沒有重啟。
A小姐說,楊宏智不僅對行政流程不了解,還常在主持會議時打瞌睡,讓下屬面面相覷;如若遇到重大調查報告須對外公布,他會要求同仁將重點整理好讓他先背,但若遇到媒體或民代突然提問,楊因沒有掌握,有時候乾脆亂講,把大話先說了,之後再要同仁收拾殘局。

「楊宏智身為主委,卻不懂調查,也不重視調查,把大多數預算及時間花在辦研討會、招待外賓。」A小姐表示,楊喜歡辦活動增加曝光度,每逢年底還要求各組輪流辦講座或研討會,藉機發新聞增加他個人的知名度。
延伸太空 修法無進展
B先生指出,目前運安會正在調查的水路事件有32件、航空2件、鐵路9件、公路2件,同仁光要做好手上的調查或研究業務都沒時間了,還要抽空主辦或協辦主委指定的訓練、參訪、講座與研討會,既有的調查作業時程當然會被耽誤。
B先生因此痛陳:「運安會明明是專業事故調查的獨立機關,主委卻要同仁用調查或運安會名義,設法參與科技或產業研發,尤其是電動車與自駕車,甚至涉及工業合作,這些事都會分散同仁調查或研究的時間,讓大家很無言。」

值得一提的是,楊宏智去年在運安會成立3週年時,宣布要依照《太空發展法》,增加太空事故調查,但要將調查範圍延伸至外太空,必須修法,程序至今都未完成。
內部人員表示,楊沒有督促修法程序,反而常藉機去屏東看太空火箭發射,或去國家太空中心參訪,跟旅遊沒兩樣,本刊甚至多次直擊他公器私用,蹺班搭公務車泡湯、訪友、飲宴。A小姐及B先生呼籲行政院介入調查、撥亂反正,讓運安會回歸專業。
回應─楊宏智:沒泡湯也沒公器私用
雖遭本刊直擊去年12月30日利用上班時間,搭公務車到宜蘭礁溪泡湯,但楊宏智接受記者詢問時完全否認,強調12月底確實有去宜蘭,但目的是為了買牛舌餅慰勞運安會警衛等人,其他時間就算有到宜蘭,也都是處理運安會或台大的業務。他說:「運安會夠忙了,我不可能在上班時間去泡湯,更不可能搭公務車去,我已半年以上沒有泡湯,連礁溪都沒有去!」
楊還表示,妻子很少搭公務車、參與公務行程,除非是紅白帖,否則頂多只是搭便車。楊強調,他如果有去宜蘭,也是為了審查台大的研究計畫,包括空拍機、夏令營等,但絕對沒到泡湯地點,因為沒有地熱的計畫。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