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早在4月中旬,在信賴台灣之友會台南首發場活動,就以競選總幹事身分介紹潘孟安;但除了這位總幹事,賴清德競辦人員募集、軟硬體籌備工作,始終低調進行未曾公開。直到5月初,競辦發言人郭雅慧登場,郭也成為當時仍在裝修的競辦首位員工,其他各部門人員則在五月底陸續進駐,新聘選舉專員自6月開始上班,雖未正式發布,但競辦戰鬥團隊終於正式成形。
【全文】賴清德競辦6月上工 立委徵召亂流釀信賴危機

民進黨在2024立委選戰籌組「民主大聯盟」,尋求跨黨派參選人扮「刺客」參選艱困選區立委,但提名小組決策過程飽受質疑。24日首波提名,黨中央宣布新北市永和區要與無黨籍參選人李正皓合作後,讓黨內炸鍋,連賴營自己人都不挺。此外,也傳出黨內有意徵召「雞排妹」鄭家純,更讓黨內風暴擴大,30日提名小組再開會,出現反轉劇情。儘管立委提名生波,競選腳步未停,賴競選辦公室人員預計6月到齊,組織架構也已出爐。
合作李正皓 黨內起風波

賴清德競辦落腳於北平東路的匯泰大樓,與民進黨中央黨部相距不到100公尺,選址與總統蔡英文2次大選相同。本刊直擊,賴清德競辦裝潢簡練,9樓的梯廳外,連招牌都還沒有裝上牆。辦公室內部是白牆搭配原木色地毯、門框,整體風格年輕。
不過,競總、黨部雙引擎的工作剛起步,就碰上立委艱困選區徵召大亂流。黨中央以民主大聯盟為提名宗旨,宣布在新北永和區要與無黨籍政治評論員李正皓合作,在黨內引發軒然大波,綠營青年政治工作者甚至發起連署,呼籲民進黨重新評估與李的合作。
對於7年前的偷拍爭議,李正皓雖多次澄清、否認,黨內青年世代對其說法仍不買單,認為他沒有正面回應偷拍、威脅一節,中央黨部性平部主任李晏榕、在競選團隊中負責與公民團體溝通聯繫的立委范雲,都公開表達疑慮。甚至無黨籍台北市議員苗博雅,過去被點名可能與民進黨合作參選大安區立委,苗4月時表示,「若這局有需要我,我絕對是全力以赴」,近日卻改稱「爭取大安立委的選舉,並不是我心中的牽掛」,被解讀要與民進黨切割。

知情人士指出,中執會宣布李正皓、吳崢、曾柏瑜的前一天下午,提名小組開會,許多成員都是當場才知名單,「等於是從潘孟安(提名小組召集人)口袋直接掏出來。」提名小組開完會後,當晚黨中央又找這3個選區(中和、永和、新店)議員溝通,就變成經提名小組背書,然後「告知」在地議員。他說,提名小組被外界譏笑,成員全是男性「作法『男』以理解」,但小組根本沒參與人選徵詢等工作,僅接受召集人決定。
徵召雞排妹 吳沛憶對決
新北艱困選區徵召引發砲火,台北市徵召區同樣煙硝味濃。台北市中正萬華、大安、文山中正,黨內都有人表達參選意願。尤其23日傳出民進黨有意徵召「雞排妹」鄭家純參選中正萬華立委後,許多年輕幕僚、支持者在網路上替黨籍議員吳沛憶抱不平,隔日黨中央也湧進抗議電話,讓部分賴營人士大為惱火,甚至有黨內高層對外透露,中正萬華的民調,黨內表態要選的吳沛憶、劉耀仁、顏聖冠「都差2位數」「最後主席拍板外找」「鎖定Y+DPP原則」等語。

一位黨內幹部告訴本刊,中正萬華確實有做民調,而且黨內表態要選的吳沛憶、劉耀仁、顏聖冠,民調都輸無黨籍參選人于美人2位數,吳沛憶輸了14個百分點,甚至比劉耀仁輸更多。

但另名黨公職則質疑,黨中央宣稱有做民調,是什麼民調?怎麼不拿出來給大家參考?況且中正萬華的現任立委林昶佐,當年剛起跑挑戰國民黨老將林郁方時,民調也差2位數,後來還是選贏;徵召確實是主席的權力不容挑戰,但若獨斷獨行,那就很令人擔心。

經過一週砲聲隆隆,民進黨提名小組30日再次開會,劇情大逆轉,小組召集人潘孟安在會中提出的徵召名單,中正萬華赫然就是吳沛憶;第二波提名聚焦黨內、新世代、深耕基層服務的現任議員,讓吳沛憶、台北市議員王閔生王閔生、高雄市議員李柏毅等人一同入列。
一名黨內人士表示,賴清德認為國會過半的重要性等同總統大選,否則就算拿到政權,朝小野大恐重演陳水扁時代施政處處受阻、政見無法兌現的空轉情況,尤其面對美中台情勢巨變,「我們買再多武器,少了國會過半,什麼都做不了。」因此賴才會希望提名有戰力的立委人選,甚至還曾問黨內人士,「民進黨的徐巧芯在哪裡?」
但賴的民主大聯盟戰略,除了黨內非議決策模式由上而下,更質疑其戰力;民進黨提名的參選人或者合作對象,應有其核心價值,提名李正皓代表什麼價值?讓很多人不解。「賴稱合作不算禮讓,人都帶到黨中央來開記者會手拉手了,不就是民進黨背書嗎?」

「徵召區從原本16區,到現在變21區,越選越艱困!」黨內人士說,除了因無人登記變徵召區的中和、基隆,還有身體因素放棄連任的劉世芳,再加上近來因爭議主動退選的楊家俍、陳歐珀,這些選區目前多是民進黨籍立委,但陣前換將必成為選舉不穩定因素,一旦徵召區越多,要達到國會過半的目標就越需努力,如果此刻黨內還因艱困選區人選產生爭論,將為整體選情增添不利因素,主事者不得不慎。

為了打贏總統選戰,賴競辦近來向黨內發出人員召集令,許多任職於執政團隊、中央黨部或民間單位的幕僚,紛紛轉換戰鬥位置,在6月前後陸續「歸隊」。本刊掌握,賴清德競辦的架構分為行政、文宣、組織3大塊,文宣群細分為文宣、社群、影片,此外還有發言人群主掌的新聞部及文稿小組,組織群則有社會力、活動部。
競辦發言人陳世凱向本刊表示,目前競辦組織架構仍在討論中,尚未最後定案。本刊調查,有別於過去小英競辦最多一口氣租用3個樓層,賴團隊遇一困境,匯泰大樓除目前其租用的9樓空間,樓上、樓下均已滿租,競辦成立後中央黨部社運部原欲循例遷至競辦,囿於辦公空間,大部隊未全移過去,競辦人員配置還有調整可能。
文宣先上菜 陸空戰跟進
一名賴營核心要角透露,去年內部規劃競選時程,因當時仍無法排除黨內初選可能,原一度討論在今年第一季就成立競選辦公室,但九合一敗選,促使黨內提前定於一尊,賴清德接手黨機器後,首要工作也從初選變成黨內改革,競辦成立的時間點,就改落在5月底、6月初,跟往年差不多。

賴清德競辦開工後,與黨部並肩作戰,雙邊組成的大文宣群會先「上菜」,提出競選主視覺、小物等,並持續推進賴的網路社群經營;而大組織群目前正全力推動各縣市信賴台灣之友會成立,7月啟動社會力後援會成立工作,待九月後援會組成告一段落,全國各縣市競總、立委競總隨即開跑。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