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叢林奇航》《神鬼奇航》等,《幽靈公館》改編自迪士尼樂園同名遊樂設施,於2003年已曾改編成電影《鬼屋》。這是華特迪士尼在60年代旅遊歐洲後親自設計、為了讓遊樂園也有適合成人屬性的遊具;當年很前衛,但放在今天,無論是場景或故事,就比較只是濃濃的時代感和情懷。 儘管都由樂園設施而來,鬼屋作為特定預設的類型,不可能和《神鬼奇航》等比較。對非延續遊樂園經驗而來的觀眾來說,《幽靈公館》乍看是有點過時的。相較於《鬼屋》有較高的娛樂性,《幽靈公館》其實略有點企圖心,只是展現得並不突出。 《幽靈公館》不關於鬼,而是一群人藉著鬼和捉鬼,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這個核心情感似乎老套,卻巧妙連結了片中反覆提及的「反向招魂」;那個「反向」,既是一片狂歡混亂中融入鬼世界的策略,也是人們在封閉時空裡藉各種人鬼攪和,反過來走出失落空乏。 這些喜劇架勢十足的人物因此不單薄,比鬼更令人好奇,可惜終究淺淺帶過。角色設定與關係耐人尋味,但演員的表現缺乏吸引力;反而傑瑞德雷托、潔米李寇蒂斯和薇諾納瑞德等明星客串彩蛋才是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