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小檔案
- 年齡:67歲
- 學歷:政大東亞所碩士
- 經歷:台北縣議員、立委、北農總經理
在大選前就鴨子划水、表態爭取國會領袖的藍委傅崐萁,22日在黨籍立委座談會發表聲明,指政治是一時的,兄弟是永遠的,國民黨不團結沒有未來,宣告支持韓江配,更高舉韓國瑜及江啟臣的手表態支持,藍營正副院長人選火速定於一尊。
本刊調查,傅崐萁態度180度大轉變,放棄爭取正副院長,幕後拆彈者正是黨主席朱立倫。立委座談會前一日,朱親自與傅溝通,強調韓江配會堅持走下去,幾無換人空間,並暗示傅可投入黨團總召選舉,帶領黨團與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分庭抗禮,「那才是影響力、能見度更大的舞台。」成功說服傅棄選;同時間,黨中央為求保險,再由黨務高層分頭致電其他藍委,強力為韓江配固票,最終成功救援,化解內部分裂廝殺。
隨著韓江配確立,朱立倫更公開喊話民進黨,絕對不要動用金錢或權力交換,「國民黨立委將團進團出、都會亮票。」並指示黨團組成臨時應變小組,防止綠營進一步操作,並在投票當天緊盯藍委動態,確保國民黨一票都不少。
江啟臣是國民黨青壯世代的代表人物,被看好接棒參選下屆台中市長。本刊調查,韓國瑜找江啟臣搭檔搶攻正副院長,且搶先在藍營舉辦立委座談會前於臉書發布,黨中央第一時間並不知情,儘管韓、朱選後曾針對副院長人選進行溝通,但雙方並未達成共識;黨中央原先屬意由七連霸立委的林德福搭配韓參選,一來是林資歷完整,資深又歷任過黨內大小黨鞭,政治分量夠,能防堵其他想參選副院長者,二來林非鷹派性格,有助日後朝野協調。
然而,韓國瑜的想法與黨中央不全然相同,除了考量立法院發揮監督制衡力量,更盼新一屆國會能給外界耳目一新、形象正面的感受,同時加速黨內青壯世代接班梯隊成型,因此選擇學者出身、1972年出生的江啟臣搭檔合作。
江啟臣小檔案
- 年齡:52歲
- 學歷: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國際關係博士
- 經歷: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行政院新聞局長、立委
對韓天外飛來一筆,一位不願具名的黨務高層苦笑稱:「黨中央確實有點『被突襲』,也只能接受,一切尊重韓的選擇。」如今黨團既已凝聚共識,正副院長選舉團進團出,只要沒發生投錯票的烏龍,韓江配勝出機率已大大提升,黨務系統接下來就是要確保票票入匭。
傅崐萁原有意爭取立院正、副院長職,最後遭勸退成全韓江配。本刊掌握,韓國瑜若順利當選立法院長,立院祕書長一職以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呼聲最高。「祕書長是立法院的幕僚長,要幫忙韓國瑜顧厝的角色,至關重要。」近韓人士告訴本刊,韓向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祕書長一職可能由曾任韓市府小內閣者出任,或找與他有互信基礎的人士,李四川曾任行政院祕書長,且有台北、新北、高雄三都副市長經驗,「他身段柔軟,善於溝通協調,又有豐富的行政單位經驗,相信朝野都會信服。」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右)身段柔軟,在政壇零負評,黨內看好是立法院祕書長最適人選。左為台北市長蔣萬安。從韓國瑜的用人哲學,也能看出他對國會年輕化、專業化的期許。本刊調查,韓國會辦公室未來編制約5至7人,包括擁有20年民代助理經驗,熟稔立法流程與部會溝通的主任級資深幕僚,熟悉地方派系與地方互動良好的人士,以及曾任國安會要員祕書職務者,平均年齡40多歲,只等立法院選舉韓江配勝出,就能即刻進駐。
朱立倫幕後出手,助攻韓江配在黨內順利出線。國民黨內亂有驚無險落幕,韓江配若要提高勝率,民眾黨8席勢必得考慮爭取。但本刊掌握,對於與民眾黨接觸,藍營從黨中央到黨團,現階段都未納入考量,關鍵在於從先前大選藍白合經驗來看,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連協議簽名後都能變卦,柯的不可預測性已令藍營卻步,因此待內部凝聚共識後,再決定是否向白營遞出橄欖枝。
「未來在野黨仍有很多合作機會,國民黨作為國會最大黨,應給予民眾黨相當尊重。」一位黨內人士告訴本刊,包括朱立倫及韓國瑜,都因大選最後關頭衝刺得票,與柯文哲隔空互槓,但在野合作空間一定比較大,不見得因為院長選舉各自表態就破局。
韓國瑜睽違20多年重返國會,有望問鼎院長大位。除了正副院長勝券在握,為迎戰新國會,國民黨團同樣朝氣蓬勃。本刊調查,藍營多位戰將已磨刀霍霍,備戰30日的小黨鞭(書記長)選舉,包括洪孟楷、王鴻薇、李彥秀、顏寬恒、萬美玲都想爭取,形成五搶一態勢。大黨鞭(總召)部分,現階段僅有7連霸的藍委賴士葆欲參選,就看傅崐萁是否參戰。
新國會各黨明星戰將雲集,進入戰國時代,對已經弱勢在野8年的國民黨而言,是一大挑戰。過往藍營立法院黨團標榜黨團自主,以立委才具有民意基礎,理當是政策發動機,藉此降低黨中央將手伸進國會,影響決策;如今,藍營躍升國會最大黨,未來如何避免出現黨中央、立法院黨團對立法或重大政策各吹各個調的老症頭再度發作,也考驗藍軍智慧。
民進黨方面,連任正副院長難度高,同時更得重新適應居國會第二黨的角色,不像過去8年可單憑一己之力,挾人數優勢輕鬆表決或封殺任何議案。
本刊掌握,民進黨內目前對立院龍頭戰有不同意見,有如柯建銘一派,認為民進黨早有過朝小野大的經驗,「不要去乞求違背原則的東西。」但也有人不放棄與在野黨聯繫,希望2月1日當天獲得更多支持。
游錫堃尋求連任立法院長,不放棄爭取綠白合逆轉勝出的可能性。「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立法院長游錫堃選後主持第十屆立法院最後一次院務會報時,在會中引述老子名句,向在場立院一級主管表明心跡。外界關注,民進黨失去國會過半優勢後,第11屆立法院會不會「政黨輪替」?游錫堃若未能連任院長,是否將請辭不分區立委?對此,近游人士向本刊指出,游錫堃本來就沒有包袱,就像老子所述,他隨遇而安。
選前民進黨公布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游錫堃名列第6,也是政治組第1名,黨內人士分析,從當時的選戰氣氛已可預測,選後各黨國會席次可能很緊繃、甚至民進黨無法過半,因此,賴清德構思國會議長布局的重點,是要找出「大家都比較可以接受的人選」。
10連霸的柯建銘是綠營最資深立委,在三黨不過半下,角色更顯吃重。對黨內而言,游錫堃創黨大老的輩分擺在那裡;對他黨來說,游跟大家有過去四年的互動基礎,在野黨均已清楚游主持議事、協商的風格,不會偏頗或刻意卡在野黨。去年游錫堃主持中央政府總預算協商,朝野黨團為司法院預算是否刪除僵持不下,游最後打斷爭執,表示:「國會代表民意、人民作主,在民意之前要謙卑。」「哪有預算不能刪的?」這番話一出,讓時任國民黨團總召的曾銘宗當場起立敬禮,大讚游錫堃是「全民立法院長」。
「不管那天結果怎樣,東西先準備好,該走就走。」近游人士說,游應是目前民進黨內較能扮演民眾黨橋梁的人選,也因此賴清德當初才數度說服游錫堃續列不分區,否則游早已說過不再連任,那是認真的決定,並非以退為進的手法。大選後,游錫堃已開始打包院長辦公室,畢竟還是要先把院長室清出來,待2月1日院長選舉結果出爐。
包括牛煦庭在內,國民黨這次有不少7年級生立委,可望注入新風格。本刊掌握,賴清德曾私下表明,面對國會議長選戰,他秉持的最大原則就是「國會自主」。賴團隊核心人士指出,賴尊重國會自主,議長選舉一事,他交給游錫堃、柯建銘處理。另名參與立法院長選舉討論的黨內高層表示,民進黨是否推派院長人選、人選是誰?依規定都需經黨團會議決定。
不過游錫堃隨後提出「小黨擔任議長說」,讓外界困惑,柯建銘稱民進黨會續推「堃昌配」,是否游、柯不同調?對此,游20日至宜蘭參加新春揮毫活動時受訪強調,他的重點不是正副議長的選舉結盟,而是在執政上結盟;並舉法國、日本為例表示,有執政結盟才有助於穩定施政。
至於民眾黨不分區立委當選人黃國昌20日表示,國會議長選舉,民眾黨團會團進團出。對此,民進黨人士表示,雖然民眾黨至今仍若有似無地釋出可合作的訊息,但未來國會應該還是「case by case」,看個別議題能否有合作可能,沒辦法建立跨黨派長期穩定的結盟關係。
一位資深綠委分析,民進黨51席立委,未來在8個常設委員會,還是都能保下各一席召委,但困難的是,按照比例分配席次的程序委員會,民進黨將無法過半,代表未來很多議案從程序委員會就有可能被卡,還要送到院會表決議程,增加議事推進的困難度。
「未來4年,什麼人事同意權案都會來。」綠委表示,新會期馬上就會面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考試委員、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接下來四年還有公平會、審計長、中選會等;且不只人事同意權案,總預算也會因國會沒有過半變得複雜且困難。雖然賴清德說,沒共識且無急迫性的議題可以先擱置爭議,但人事案跟總預算都有急迫性,若沒共識,衝突勢必上演。
民眾黨靠政黨票拿下8席不分區,未來將成藍綠爭取過半的關鍵因子,問政表現也備受關注。拋國會改革4訴求逼藍綠表態:白營不排除自提人選
立院龍頭之爭,因藍綠皆未過半,民眾黨擁有8席立委關鍵少數決定權,黨主席柯文哲及新科白營立委定調,不與個別院長人選私下協商或利益交換,而是提出國會改革4大訴求,包括人事同意權、調查聽證權、立委利益迴避規範、院長經費使用公開透明,柯並喊話有志參選院長的人選28日前回應上述訴求,再由黨內民主機制決定是否支持,若藍綠無法承諾相關訴求,民眾黨不排除自提正副院長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