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濟公指點 科技業老闆轉行賣湯圓

古早味新街龍湯圓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謝明宗曾是六合彩組頭、PCB代工廠老闆,因為濟公指示賣起客家大湯圓,傳承40年的古早味。
謝明宗曾是六合彩組頭、PCB代工廠老闆,因為濟公指示賣起客家大湯圓,傳承40年的古早味。
位在中壢仁海宮廟前的古早味新街龍湯圓,傳承40年的大湯圓受到在地人與大批遊客喜愛。幼年就喪父的老闆謝明宗原是六合彩組頭,為了孩子轉行設廠,做起PCB代工。
他與妻子會接手老攤賣起湯圓,竟是濟公指示本命職業就是要做「白白圓圓的東西」,在PCB事業結束時,就靠著大湯圓店養活一家人。不管是口味或是硬體裝潢,謝明宗一直在微調,他努力要打好根基,把最好的店留給自己的孩子。
農曆年前強烈冷氣團襲台,對比室外的極低溫與落雨,位在桃園中壢仁海宮前廣場的古早味新街龍湯圓店內則溫暖許多,放入油蔥酥的高湯,與微甜的紅豆湯香氣飄散在空氣中,驅走不少寒意。
午餐時段,人群湧入這間有百年歷史的矮平房,老闆謝明宗拎著大袋餐點急匆匆地親自外送,妻、兒與員工在前場點菜、收碗盤,在廚房煮麵、下湯圓,電話響起也沒能立刻接起。

Q彈外皮 佐料分量足

「你好,湯圓店。」土磚牆上的木製菜單上有飯菜有甜湯,但大湯圓是招牌,也是起家的料理。賣湯圓前謝明宗沒有餐飲業經驗,他是印刷電路板(PCB)代工廠老闆,更早之前則是六合彩組頭,職涯跨界跨很大,細問才知竟是濟公指路。
「生孩子以前我是無神論,後來因為小孩太難帶,到廟裡拜拜,開始有信仰。那時濟公師父說我未來會做『白白圓圓』的東西,還以為是小白球。」幾年後「天機」揭曉,原來是他大姨子一個朋友,在附近巷弄裡賣了20多年大湯圓,年紀大了不想做,問他們要不要學,謝明宗才將二者連接起來。19年前搬至現址,斑駁的招牌、復古的裝潢、近40年的老味道,除了在地人喜愛,也吸引包括新加坡、美國等地的觀光客慕名上門。
「要吃大湯圓,我們這裡就他們最好吃、最有名啊!」點了一桌菜宴請好友的熟客大力推薦。新街龍的湯圓大小堪比高爾夫球,放了1年以上的圓糯米浸泡、磨漿、脫水後,加入粄母攪拌,讓湯圓延展性更佳、口感更Q,也不易煮爛。鹹湯圓以溫體豬後腿肉拌炒蝦米、自製油蔥酥為內餡,鹹香不油膩,放入大骨熬製的新鮮湯頭,再擺進大把青菜、肉絲與小湯圓,不僅好吃,分量大到內用會變打包外帶。
20240131bus001
新街龍的花生湯圓以紅豆湯為基底,皮Q彈、餡料不過甜,還吃得到花生碎,一碗5顆,分量十足。(80元/碗)
甜口味湯圓內餡是謝明宗選購新鮮花生與芝麻託人磨成粉,再加入植物油、糖拌勻,花生口味特別和進花生碎,讓口感有變化。放入顆粒分明、甜度較低的紅豆湯裡,絲毫不膩口。
今年65歲的謝明宗是在地人,父親在他3歲時離世,母親帶著他與姊姊改嫁,擔任板模工的繼父賺的錢要養6個孩子,負擔頗重。「我媽在紡織廠上班,家裡窮啊,工廠發的饅頭捨不得吃,拿回家切片煎一煎,大家分。」國中畢業後,謝明宗就搬回生父留下的破厝獨居,他委婉說:「總是覺得不同姓,一直都有點格格不入。」回憶年少輕狂,謝明宗笑出聲,卻也有些感慨,「我國中就會放檯子給人家打麻將,抽頭。沒有別人父母親那種照顧,環境造化一個人。看到人家玩,我們也玩,打打殺殺不敢,有吃有喝就好。」
20240131bus001
Q彈的粄條搭配濃郁大骨湯與自炸的油蔥酥,香氣十足且不過鹹、不油膩。(60元/碗)

濟公指點 傳承古早味

20240131bus001
為了感謝濟公提點,謝明宗在店裡掛上刻著濟公2字的木板。
高中念夜校電子科,他直言就是要買個文憑。退伍到六和機械工廠當鐵工,「那幾年很荒唐,跳舞、溜冰,中午領薪水,晚上就花光,30歲結婚才穩定下來,我老婆的朋友常說她怎麼敢嫁給我這種人。」婚後謝明宗少了多采多姿的「外務」,卻也沒走上正途,當起愛國獎券、六合彩組頭,幾個月就賺進200萬元,一週2天,一天工作2小時,其餘時間打麻將。賺得多,卻也常是過路財,34歲就負債800多萬元。
「我大兒子國小要念書,我們打牌太吵,他直接翻桌。孩子很優秀,當模範生,又當班長,家長職業寫『組頭』不能看,覺得應該做點正經生意。」恰巧有朋友邀謝明宗一起做PCB,他於是買了機器,成立家庭工廠接大廠代工。「我1992年進去,其實產業剛要走下坡,賺到最後那段,一年收入幾百萬元。」即便PCB收入正好,謝明宗堅信濟公師父的話,2年後讓原本幫忙自己的妻子陳雲芳先去拜師學做大湯圓,延續老攤的味道。
「原本大姨子一起做,不到一年就退出,說這不是人做的。」製作湯圓確實辛苦,過往從沒下過廚房的陳雲芳吃了許多苦頭,光是湯圓皮就學了3個月。雖然不若老師傅早期得用石磨磨米、用扁擔壓住米糰脫水,可以靠機器幫忙研磨、脫水,但拿捏不準時間與含水量,有時太濕,湯圓煮起來過於軟爛,又或是前期就凸槌,時間拖太久米糰酸掉,浪費不少食材。
20240131bus001
幾年前謝明宗買進機器取代人工包湯圓,改善無法保持大小一致及產量不足的問題。

苦學調整 小攤成名店

後續手揉、包餡,每個步驟都是體力活,雖然辛苦,謝家人還是堅持下去,除了濟公指示,也是因為謝明宗發現PCB產業開始西進、台廠縮編,或許湯圓才是該持續耕耘的方向。
謝明宗把攤位搬到自家門前、仁海宮附近的牌樓下,依舊是無名攤位,加上位置偏僻,廟附近早有許多餐飲業者,湯圓生意慘澹。「一天只賣100元、200元,都是朋友來捧場。因為工廠還有賺錢,我壓力不大,但太太覺得不行。本來只賣鹹的大湯圓,她到處問、到處學,兼著賣麵、米苔目、粥、甜湯圓這些。」
20240131bus001
個性低調的陳雲芳總是力挺丈夫謝明宗,除了在廚房控場,也會幫忙點餐、端盤子,忙得不可開交。
沒少遇過客人刁難口味不對,就只能慢慢微調,夫妻二人都是客家人,雙方母親當時都健在,也成了導師。而最佳試吃員竟是濟公乩身,「只要開發出新菜色,就帶去師父那邊讓祂吃,祂說OK才可以賣。」
接手4年多後,謝明宗買下更靠近仁海宮的矮平房,攤位成了店,也終於有了名字,「我們這邊是新街,開業時我買了一個大的舞龍掛在天花板,店名就叫『新街龍』,跟當時流行的遊戲新接龍聽起來一樣。」因為廟前整頓,原本的攤商被迫遷移,已經成了店家的新街龍意外沒受到影響,甚至客人越來越多,從一天1碗賣到30碗、100碗。那時謝明宗的PCB生意也到了盡頭,沒訂單,員工走到剩一個,他乾脆收了公司,專心賣湯圓。

更新裝潢 複合式經營

20240131bus001
餐飲科系畢業的謝宇晏原本計畫畢業後在外工作累積經驗,4年前因為太缺人被找回家幫忙。
近50歲卸下企業負責人身分,不僅要入廚房烹飪,也要彎下身子點菜、端盤子,謝明宗沒有不自在,「心境改變了。這是屬於自己的事業啊,也是神明指示的。」他甚至對木工、家具修繕產生興趣,店內桌椅、裝潢不少都是二手物品,由謝明宗親自整理,他收購或受贈的傳統農家器具、黑膠唱片、木雕等成了最顯眼的裝飾品。
10多年來,謝明宗幾乎是每日一變,這日換桌子位置,隔日加裝燈泡讓店裡更明亮,再一天把本來放在二樓的濟公雕像又移駕到一樓,就希望店裡看起來不死板。這幾年二兒子謝汪翔與小兒子謝宇晏進店裡幫忙,說服父親調整老舊店面,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
20240131bus001
謝明宗次子謝汪翔(左)擔心父母過於勞累,退伍後就自願到店裡工作。
負責甜湯圓製作的謝宇晏今年28歲,畢業於餐飲科,原本學西餐,想在外闖蕩一番後再回來,沒想到4年前因為太缺人,就被召喚回家一起工作。34歲的謝汪翔退伍後就留在家工作,「我大哥念交大研究所,當時想他應該不會回來,才想說要幫忙爸媽。」但謝家長子謝侑龍後來也放棄投身科技產業,回家經營起咖啡店。
「濟公師父那時候就寫了經營小吃、甜品、咖啡,大兒子退伍後,他也有興趣,我就送他去學。」雖然說是濟公指示,謝明宗心裡總還是有點私心,「在家裡面自己創業,總比他在外面一個月見不到一次面好,在家每天都可以看得到。」
這幾年謝明宗努力整理環境,希冀讓新街龍成為複合式店家,一樓賣古早味大湯圓,二樓就是咖啡廳。一輩子起起伏伏,到了退休年齡,一家人可以待在一家店裡一起努力,是年輕時總是孤身一人的他覺得最幸福的事。
20240131bus001
道地客家美食,彭小姐,中壢人。

顧客意見

我吃幾10年了,以前沒有店名,只是一個小攤位。朋友來玩要吃大湯圓我都會帶來這。他們是道地客家口味,湯圓皮Q彈,甜味以紅豆湯為底,顆粒不軟爛特別好喝;鹹湯圓湯頭鮮美、餡料鹹香。

20240131bus001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