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朱立倫拉傅崐萁制衡 韓國瑜掌立院攀藍權力核心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新國會到來,國民黨睽違8年之久,由韓國瑜、江啟臣奪下國會正副院長。
新國會到來,國民黨睽違8年之久,由韓國瑜、江啟臣奪下國會正副院長。
新國會開議,國民黨睽違8年之久,由不分區立委韓國瑜搭檔中生代立委江啟臣拿下國會正副龍頭,開啟藍營新的篇章。然而,黨內權力結構也因此重新盤整,韓在黨內分量水漲船高,被拱更上一層樓的聲浪未止,已引來黨主席朱立倫人馬高度關注;朱為維持黨魁威望,勢必與黨團緊密接軌,也要和新任黨團總召傅崐萁交手,是否形成朱傅體制,引發各路人馬議論。另一方面,隨著韓當選院長,新一批接班梯隊也浮現,藍營各要角、新秀未來如何整隊迎戰2026及2028年選舉,端看黨中央領導及整合能力。
第11屆立法院一日舉行報到及正副院長選舉,代表國民黨角逐正副院長的立委韓國瑜、江啟臣,各自經歷2輪選舉,以54票當選正副院長,國民黨睽違8年後,再度拿下立院正副龍頭。選舉結果確定後,韓江2人在議場接受藍委祝賀,隨後由韓帶領多名立委及黨團幹部受訪,他手握拳頭奮力地說:「我們攜手合作,一起打拚!打造嶄新的立法院。」
20240201inv006
第11屆立法院長選舉,最終由韓國瑜拿下54票當選院長。

韓風再起 落底重生

「如果韓江配都送不上去(當選),朱立倫主席地位恐怕也會被逼宮!」一位藍營中常委直言,這場立院正副龍頭選舉,國民黨擁有相對優勢,如果最大黨連票都開不出來,也形同預告黨中央的意志無法傳達到立院,韓當不上院長,「幹個陽春立委何用?」更可能引爆黨魁選舉提前開打,如今,這條可能引起內爆的引信,隨著選舉落幕已經解除。
20240201inv006
原有意挑戰立院龍頭的傅崐萁,在經考量及朱立倫等人勸說後,改擔任黨團總召。
本刊調查,黨內多數認為,韓經歷4年前總統慘敗及罷免,政治行情被外界認定幾乎歸零,但如今當上院長又重返政壇制高點,在3黨不過半下,韓的政治影響力不再僅限安定深藍的角色而已,未來在議事運作上只要能協調綠、白2黨的法案,是否協商或送交院會表決,將議事過關與否的大權掌握在手上,政壇焦點自然會落在國會。
一位前藍營高層認為,過往金句連發的韓式風格,「在國會議長的位子上如何修正?韓與黨中央的關係如何拿捏?仍有一段盤整期。」但可以確定的是,立院成為政壇新戰場後,相形之下,藍營包括黨主席朱立倫等人,聲量及媒體關注度自然減少,藍營未來的新共主是誰,還要看韓、朱兩人在各自角色上的發揮而定。
「這是韓再一次重生的機會,可以讓外界重新檢視他的能力和人格特質。」一位跟隨韓從高雄市長選舉到總統大選,並經歷罷免的資深幕僚說,未來4年韓若能穩定國會局勢,甚至透過國民黨立院黨團提案,落實4年前參選總統提出的相關政策及民生議題,「國民黨在社會上也能掌握更多話語權,屆時一定也會有人拱他再戰,立法院長也許不會是韓最後一個公職。」
20240201inv006
時隔22年,韓國瑜重返立院當上院長,未來動向備受關注。
該人士告訴本刊,韓雖歷經市長罷免案,對高雄的情感依舊存在,尤其這次大選最後一場南部造勢在高雄夢時代舉辦,韓上台致詞就說:「只要高雄鄉親有任何需要,不要客氣、直接交代;陳其邁也不要害羞,直接來找我!」言辭間透露他有意繼續經營南部,且未來不排除在高雄設辦公室,加上韓粉至今仍未散去,成為韓的底氣。

朱求連任 掌握籌碼

至於大選過後政壇焦點立刻進入立法院龍頭之爭,未因總統敗選而遭逼宮的朱立倫,檯面上也積極協調國會選舉,並保住「韓江配」拿下國會正副龍頭,確保藍營在國會擁有主導議事的權力。
知情人士透露,朱系人馬其實高度關注選後黨內的競合關係及局勢變化,任何黨內要角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整個黨的權力結構重新洗牌,「因為朱的主席任期只到2025年5月,這段時間已經沒有任何選舉,朱也沒有2026年縣市長的提名權。」言下之意,朱的手中無任何政治籌碼,如何維持主席的威望勢必成為難題。
20240201inv006
朱立倫(中)為穩住黨內局勢,接下來將全力協助立院黨團運作。
「朱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透過黨中央、智庫與黨團3方緊密接軌。」黨內人士指出,為了避免政治生涯在主席任期後中斷,朱勢必會尋求連任,「他很清楚接下來4年的政壇焦點,一定是在立法院,因此,朱的重心當然是掌握立院黨團動向,至少13不分區立委多少還是會聽命於黨中央,權力還是會在朱的手上。」韓國瑜即便身為院長,也不見得都能插上手,畢竟院長只能議事中立、維持國會議長超脫於黨派的高度。

盧展能力 大選布局

該人士進一步說,前花蓮縣長、立委傅崐萁退出正副院長選舉轉當黨團總召,只要國民黨立委表現佳、戰力強,自然是總召帶領有成,也算黨中央的功勞,因此,接下來總召一年的任期,必然走向朱傅體制,只不過朱能否成功約束黨籍立委,也要端看他的領導力及智慧,還有傅是否願對黨中央全然買單。
隨著韓國瑜當上立法院長,國民黨新一批接班梯隊也逐漸浮現。這次與韓搭檔選上立法院副院長的江啟臣,即被看好成為2026年台中市長盧秀燕的最佳接班人選;江的學經歷及專業、社會形象等均備受好評,這也是韓此次找江搭檔競選正副院長的原因之一。
20240201inv006
盧秀燕此次選舉在台中替藍營多拿下4席立委,被看好是2028年總統人選之一。(國民黨台中市黨部提供)
盧秀燕在此次立委選舉賣力輔選,替藍營搶下6席,其中還包括3個艱困選區,讓藍軍在中部士氣大振。黨內觀察,盧在這次選舉已經展露出她的輔選能力及人氣,繼新北市長侯友宜後,接下來2028年總統大選,勢必有她的角色。
一位藍營輔選要角表示,盧秀燕在選後隨即公布副市長及調整小內閣,指派現年42歲,曾任高雄市政府新聞局長、台中市政府新聞局長的鄭照新升任副市長,就可看出她開始為2028大選布局的痕跡;鄭照新除擅長市政行銷,對議題掌握能力強,政治敏感度高,在政媒圈更是人緣極佳,是盧十分重要的智囊。

蔣要連任 難度不高

「盧的身段柔軟,執政團隊也獲得很高的滿意度,但是否能走出台中,會不會與侯面臨同樣難跨出本命區的問題,是她接下來該預先鋪排的重點。」該名輔選要角說,盧過去選舉著墨中火碳排、中捷藍線等議題,類似地方建設及全國議題,過往站在地方首長的角度砲打中央,可博得媒體版面,但未來若要成為藍營領袖,必須重新定位及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才有辦法面對當今社會的快速變化及政局。
20240201inv006
江啟臣(左)、蔣萬安(右)形象好,被點名為藍營下梯次接班人選。(翻攝蔣萬安臉書)
一位前黨務高層認為,大選雖然落幕,國民黨的權力結構才正要開始重整,2026年的接班梯次,除了江啟臣外,台北市長蔣萬安也是外界高度關注的明星,蔣爭取連任難度不高,但首都市長聲量現階段明顯不如前市長柯文哲,如何在舒適圈做出政績,進而成為藍營接班梯隊,都會成為他是否更上一層樓的壓力;目前現階段雖然只有盧看似對2028年大選有想法,但挺韓、挺朱人馬也未就此放棄,顯而易見,未來二年到縣市長大選後,藍營勢必將有另一波合縱連橫的權力重組。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