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青鳥行動生生不息 跨世代進擊反民主倒退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小瞳是資歷20年的追星族,她以新台幣2兆元足以買下4大南韓經紀公司諷刺法案。同志身分也使她擔心立法院黑箱,可能影響同志族群現有的權益。
小瞳是資歷20年的追星族,她以新台幣2兆元足以買下4大南韓經紀公司諷刺法案。同志身分也使她擔心立法院黑箱,可能影響同志族群現有的權益。
幾十條重要法案倉促通過,這場缺乏討論的國會改革,被質疑是變相擴權。10萬人聚集青島東路周邊,有人說它像2次太陽花,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場更進化的公民運動,稱之「青鳥行動」。
從517、521、524到528,現場有社運老將,有太陽花世代,也有不少人第一次上街。新生的「課金阿公阿嬤」現象,更像是溫暖的傳承。這些人讓社運長出一輪又一輪新的樣貌,也警告了權力者,不論誰掌權,公民社會都有強大的抗衡力量。

用我擅長的追星方法參與抗爭

5月21日,小瞳在立法院現場聲援的照片在社群平台被廣傳。綁著雙馬尾、一身粉藍色連身短裙的她像從追星場穿越而來,自製的手舉牌用亮銀色膠帶貼著「2兆可以買HYBE+JYP+YG+SM」,反諷日前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提出、遭批是2兆錢坑法案的「花東三法」,金額之大足以買下南韓四大經紀公司。
小瞳有超過20年的追星族資歷,她的現身與Threads平台近日興起「追星之前我是台灣人」的Hashtag有關,「追星族群對政治冷感,大家習慣用中國網站看偶像影片跟節目,所以我想用這個方式喚起大家的關注⋯我從幼稚園就在追星了,從追幼幼台的哥哥姊姊,後來長大一點喜歡日本文化,也會追韓團、聽韓國的獨立音樂,現在最喜歡的是台灣九人女團『薄荷水晶』。」
她前次上街是在2018年同婚公投前夕,參與同志遊行,「我的自我認同是泛性戀,國小時同學就說我是蕾絲邊,以前我不知道那是在罵我,後來國中交了第一個女朋友才確定性向。」她在單親家庭長大,從小跟媽媽關係緊密,未料出櫃引發家庭革命。「那段時間我們關係很僵,她獨立把我養大,工作上很有野心跟抱負,我常常覺得我是不是不該被生下來?阻礙她的發展,也無法找第二春。」小瞳曾與媽媽和媽媽前男友同住,常感受自己不被接納,因為孤單,她將更多時間和心力投入追星。
醒目標語 捍衛切身權益
2019年台灣通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小瞳沒想到這條法律成為她與媽媽和解的契機。「後來我媽遇見了一個對她很好的人,是個女生⋯」她在青島東路上,一改抗議時的嚴肅表情,大笑了出來,「她兩年前再婚了,比我還早利用同性婚姻這個制度結婚!我的繼母是女生,真是活久見!」原本僵持的兩人有了共通處,小瞳成為媽媽的「女同志前輩」,向媽媽解釋同志文化、戀愛交友守則等。
小瞳知道自己想守護什麼,發揮追星時學到的技能,「社運的牌很多偏醜、而且防禦力太低,但追星族做的一定要防水、引人注目,最好讓偶像在茫茫人海一眼就看到你⋯立法院發生的事很嚴重,黑箱跟擴權都會造成民主倒退,國民黨最喜歡說上任後要把同婚改回來,他們今天用黑箱方式通過法案,我們現有的權益也可能會被吃掉,我會害怕這件事情。」
小瞳,26歲,新北市,待業中

進擊的民主金孫

集結於立法院前的抗議於524晚上9點達到高峰,主辦單位宣布現場人數來到10萬人,特地從花蓮搭火車來參加的小真也是其一,她既是這次運動新興的「追星組」,也是「課金公嬤組」贊助的「金孫」。
「521第一次集結我就想參加。很多人說年輕人都支持柯文哲,我不是啊,如果我不想被代表,必須自己站出來。」但花蓮到台北來回車票一千多元,住宿更貴,524前一天,Threads開始有經濟能力較寬裕的人自稱「阿公阿嬤」,資助外縣市學生參加集會,小真看到一位「阿嬤」訂了西門町的房間,立刻透過IG傳訊息給對方,「我們完全不認識,她只看學生證就讓我和朋友住一晚,對一個月生活費只有一萬元的我們來說,真的很感動。」
「我爸媽是南部地方的藍營政治工作者,從小看他們勾心鬥角,感覺政治就是利益與交換,不是很喜歡。」小真說,轉折是高中時參加人文及社會科學營,14天的營隊像啟蒙,她找到分析權力關係的工具,也重新理解最愛的動漫《進擊的巨人》當中的階級,下定決心就讀公共事務相關科系。2019年香港反送中事件爆發,她和同學透過網路直播,看到香港年輕人的抵抗、手無寸鐵的婦女為學生求情下一秒卻被橡膠子彈打中,她在做報告、查資料的過程中,認識野百合、378太陽花學運。
也是那時,她感到「追星」與「國族認同」的矛盾,「高中同學都在看中國選秀實境節目《火箭少女101》,我也用網路免費資源看,那時擔任導師的王一博很會跳舞、很有魅力,但後來,中國不是三不五時讓藝人發一些聲明嗎?像『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不會像中國粉絲馬上封殺他,但會瞬間冷掉,好像有條線畫在那邊,他有他的立場,我有我的立場,我要思考追到什麼程度。」
20240527pol001
在課金組的支持下,追星族小真(左)特地從花蓮北上,第一次參加街頭運動,她舉的標語「呀勒呀勒壞脾氣的蔥」改編自洗腦神曲〈晚安大小姐〉,抗議強推法案的立委黃國昌。
創意手牌 應援政治理念
小真上大學後迷上韓團,現在也是某當紅女團成員的台灣粉絲站長,追蹤者上萬。她的個人IG與Threads自我介紹是「追星/政治」,她帶來的「應援本本」(素描本,可畫畫寫字),上一頁還是參加韓團演唱會,給偶像看的韓文「呀勒呀勒晚安大小姐」(源自網路熱門歌曲),下一頁則是這週抗議強推法案立委黃國昌的「呀勒呀勒壞脾氣的蔥」。路過凱薩飯店時,一位80多歲打扮時髦的太太立刻攔路與她和朋友合照。
粉絲文化大量展現在青鳥行動中,Threads率先吹起轉發「我是追星人也是台灣人」的風潮,後續又有「我的本命是台灣」、自發的手燈(演唱會應援棒)設計。小真笑說,不要小看追星人的創意、行動力與體力,她可以很快寫出各種應援板,現場也抱來一箱先前集資的應援物品。
20240527pol001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在舞台上朗讀繪本,手上拿的是親子共同以「竹科三期開發案」為本創作、談程序正義議題的《地瓜打嗝了》。
身為108課綱第一屆的學生,小真對立院爭議的關注不來自傳統媒體,而是各式直播和她追蹤的政治人物,「像黃捷、苗博雅、Puma(沈伯洋)都是太陽花世代,他們理解自己的政治理念,相比其他政治人物,也較溫和理性,懂得用自己的知識說服別人。」
問她會擔心被看作支持特定黨派的側翼嗎?「很多小草說我們是1450,如果說出我的觀點能獲得實質利益,何樂而不為?但就沒有啊。」小真定義自己是關心人權、教育與司法改革的「偏左派」,她大一時就參與108課綱改革的組織,希望為偏鄉學生發聲,認為即使黃捷、苗博雅換政黨,也會繼續支持他們。
20240527pol001
10年前沒有參加過318學運的年輕學生,也在這次抗爭站上街頭,自製標語表達心聲。
第一次走上街頭,小真說,希望代表自己。而「自己」是一條正在摸索的路。五二四回飯店前,她在超商買了六五折的即期沙拉果腹。隔天回花蓮的火車上,她在Threads簡記心得,除了不要再養出下一個黃國昌、民進黨「男政院」不要把公民運動搞得像造勢,她也寫下對台灣的期待:「國會公開透明、公權力不會侵害人權、不要厭女、漢人不再是優勢族群、友善移工。」這是21歲的她,在人群中希望想清楚的方向。
小真,21歲,花蓮市,大學生

不願沉默的孩子們

林壯穎在5月24日下午2點,和我們在濟南教會碰面,又領我們到青島東路主舞台,聽他的夥伴們在台上為群眾閱讀繪本《不肯沉默的公雞》,故事講述一個小鎮因極權鎮長變得無聲,直到一隻公雞出現。
攜女上街 要為未來發聲
林壯穎談及他和今年國一的兒子,如何在10年前參與太陽花學運,又在10年後走上街頭反對國會擴權。他用了一個最簡單的比喻向孩子說明:一群小朋友獲得300元,可以買想要的東西。大家把願望清單列一列,超支了,怎麼辦?當然是共同討論如何解決。如果有人不解釋,或偷買了未經討論的東西,該不該生氣?
他對孩子說,這就是我們走上街頭的理由。
林壯穎的政治啟蒙來自讀台大城鄉所時,參與台灣第一個反迫遷運動(14、15號公園)的經驗,以及反七輕運動的兩年歷程。他當年的論文題目開頭寫著「黑面鴨要報仇」,那大概也是一隻不願沉默的鴨子。七輕經社運人士一再抗議、拖延,最終縮小面積。
20240527pol001
林壯穎和一群共學團的孩子,在青島東路主舞台旁合照,手裡拿的是剛在台上朗讀過的繪本。
他看著舞台上的夥伴們說著公雞的寓言,兩個孩子在一旁舉著彩虹旗幟,上頭寫著:「支持孩子成為他自己。跟小孩好好說話。」2013年8月,他帶著快2歲的女兒加入了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為的就是要讓孩子成為自己。幾個月後,太陽花學運爆發,他開始帶著女兒走上街頭,聲援多場運動,包括反核、婚姻平權,以及香港反送中。他向孩子說明中共統治下香港的處境,又向我們補充說明:「我不像很多人,是為了10年前的自己走出來。我是為了孩子們10年、20年後的生活走出來。」
他們都是不願沉默的公雞。如同故事結束後,那段「作者的話」所說:「兒童很像公雞,天生有真實、響亮、壓抑不住的聲音…他們給予我們表達的勇氣。」
林壯穎,50歲,台北市,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監事

專制獨裁下無法談環保

青島東路抗爭首日,一度大雨滂沱,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頂著溼透的頭,在台上一路主持至深夜12點。問她環保團體為何關注國會黑箱?「民主社會是環境運動的基礎,如果專制獨裁,就沒空間談自然保護,加上這次有花東相關條例排進院會議程,東部要不要這樣的大開發思維?需要更多討論。」
黃靖庭是台北人,大學時到花蓮讀觀光休閒系,畢業後原本當業務賣醫療器材,因紀錄片《出賣牙買加》開始關心環境議題,「大學時,老師只談飯店的門要往哪開,紀錄片裡,看到小島海岸線整個被飯店破壞,讓我嚇一跳。」2013年她加入地球公民,關注東海岸開發,參與反台東海岸飯店開發,以及反亞泥及礦業改革、國土計畫等抗爭。
力拒黑箱 環保需要討論
每逢選舉,政治人物總愛聚焦東部發展落差,提出新公路、新開發,這次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所提的環島高鐵、國道六號東延和花東快速公路,對花蓮人來說並非新鮮事。「三個條例背後就是開發思維,我們想知道,希望有這些建設的人,他對花東發展的想像是什麼?」
20240527pol001
對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而言,沒有完整的民主程序,就無法討論開發案帶來的正面及負面影響。(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黃靖庭長期往來花東偏遠部落,目賭了族人為礦場存廢對立,了解開發案除了影響環境,更關乎人,「大家都是為了生活,但每個人對未來想像不一樣,就變成對立,好比亞泥開發行為是中性的,卻很粗暴地造成部落劇烈分裂,明明有那麼多民主程序,為什麼沒有討論空間?」
「過去我覺得阻擋開發是我的任務,但現在更重要的,是讓受影響的人充分對話。」黃靖庭舉例,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規定完工期限,條例一旦通過,綜合規劃、土地徵收、環評和施工要趕在10年完成,完全擠壓討論時間及空間,「我不會立刻反對建設,但我反對這些條例,它只會讓花東脆弱的公民社會更對立。」
半夜12點活動結束了,黃靖庭因雨而溼的頭髮已經乾了,但抗爭未了,3天後她又到現場,繼續汗溼一整天。
黃靖庭,39歲,台北市,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蹺課到街頭上公民課

5月24日近午夜12點,抗議人潮逐漸散去,翁歆媃從濟南路與中山南路口戰車上下來,她臉色紅潤、沾滿汗水,因為過度興奮而胃絞痛,「我今天主持了12個小時,從中午在青島東路的主舞台,到剛剛的公民短講,禮拜五晚上、現場有10萬人自發集結,這就是群眾的力量,就是民主⋯」她難以平復地扶著腿,語氣還有些激昂。
19歲的翁歆媃是這場抗爭行動中顯眼的年輕運動者,她是臺灣學生聯合會理事長(下稱臺學聯),代表全台47個大專院校組成的跨校學生自治組織。為了參與立法院前的抗爭,她已經蹺了好幾天的課,投入現場組織工作。
20240527pol001
24日晚間翁歆媃負責主持中山南路、濟南路路口的公民短講,人潮綿延至忠孝西路,她幾乎看不見盡頭。
她從16歲開始便以學生身分參與公共事務,高二時,她是台北市的兒童及少年諮詢代表,每個月定期與市府官員討論公共議題;高三那年,18歲公民權修憲案在立法院內複決,她向學校請假,第一次參與街頭的聲援活動,「那天我們班只有我一個人去,但到現場,雖然是段考前夕,台下坐很多高中生,還有人從屏東來⋯」她震撼發現原來有許多跟自己一樣、為爭取權益發聲的年輕人。「很多人遇到學校裡不好的事,往往只在Dcard或社群上罵一罵就過去了,可是問題還是在那裡,我覺得與其當只會罵一罵的人,我想成為嘗試解決問題的人。」
翁歆媃屬於「後318世代」,10年前太陽花學運曾捲起一波青年社運浪潮,但如今大學生參與學生會比率下降、校園異議性社團紛紛面臨倒社危機。她去年接下臺學聯理事長,主因是其他人多已身兼自己校的學生會長、無法參選,「現在是學生自治的寒冬,做這吃力不討好,很多學生會面臨倒會。」她感嘆如今大學生對倡議理念跟價值觀的行動不太有感,比較關注交通或民生議題。
20240527pol001
翁歆媃代表的臺學聯是5年前為了推動高教改革、爭取學生權益而成立。
經驗傳承 學運面貌更迭
她解釋臺學聯這次會站出來的原因,「我們在乎的還是沒有充分討論這部分…像禮拜二那天決議是每個黨團、每條法案只能一個人發言3分鐘,一個法案的審理就結束了。」又說:「我覺得大家會怕,如果今天的國會是這樣,那改天如果討論到跟我們相關的《大學法》或『青年基本法草案』,會是怎樣的亂象?」
當晚在戰車上,翁歆媃已看不見人潮的盡頭,她將麥克風傳給排隊發言的群眾,其中有特地從其他縣市來的高中生、大學生,也有從日本飛回台灣抗議的留學生。這是另一場318嗎?「我覺得不完全是。318學運對我們太遙遠,只能作為教科書參考,我們這一代最有感的社會運動是18歲公民權、去年7月還路於民的行人大遊行,立法院的生態跟群眾其實也都不一樣。」
她指出身邊也有很多支持國民黨跟民眾黨的朋友,「民進黨長期執政,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人成為小草是看不慣執政黨又不喜歡國民黨,也有可能柯文哲或黃國昌提出的論述,更讓他們覺得講到心坎,還是需要更仔細了解大家到底怎麼想的,為什麼年輕人更願意支持民眾黨?」
「10年過去了,當初在體制外的人很多走到體制內,可是也有一群人留了下來,我覺得這群人會帶著10年前的記憶,跟認為可以改進的地方,給十年後的我們,我覺得我們會有屬於自己的、這個世代的記憶。」在老前輩開來的民主戰車前,翁歆媃笑著與男友親吻,夜晚還年輕,屬於他們的民主運動才正開始。
翁歆媃,19歲,台北市(現就讀台南成功大學),臺灣學生聯合會理事長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