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話】在紅與不紅之間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在路邊拍照?我OK啊。你說粉絲會不會在路上認出我喔?現在比較少了。我在「這群人」團體,是從幕後工作轉幕前,在一群很紅的人裡面,我一直是比較不紅的那個人。
我有4個姊姊,大姊比我年長15歲。我是么子,但在傳統觀念中,我也是這個家的長子。小時候,我爸喝醉酒,把我媽壓在地上打,阿嬤卻在旁邊說:「打呼伊死(打死她)。」那時我就有個信念:長大以後,我要當媽媽的英雄、我要有能力照顧我在乎的人。
後來我爸出車禍,去鄉下靜養,經濟重擔落在我媽身上,我從小就跟媽媽進出工地、做洗碗工、擺攤賣羊肉爐。我爸在家裡愈來愈沒有話語權,我觀察到,男人不可以示弱,否則就會失去權力、會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我是家中唯一男生,從小自願做所有跑腿工作,我很喜歡服務人,從這個過程中得到成就感。例如,我知道表哥愛打電動,只要去他家,我就會提前準備好一大袋超級任天堂電動、卡帶,整包扛過去;我長期不吃早餐,省下早餐錢,只為存錢買4人操控手把,讓4人同時玩遊戲。長大後,只要有人來我家,我都會用心準備音樂、食物,讓所有人開心。
我4個姊姊都很順利讀到大學畢業,只有我,大學被退學,媽媽很失望,一巴掌打我臉上,說:「去當兵,不然做黑手。」準備重考時,我愛上攝影,畢業後和朋友一起成立「這群人」,我擔任攝影師。媽媽很擔心,問我:「什麼是Youtuber?」
20250320pol001
石頭(右下黃外套者)是「這群人」的元老團員之一,一開始擔任攝影師,也曾擔任編劇,因團隊需要,由幕後走向幕前。(翻攝這群人TGOP 臉書)
結果我一做就是13年,後來電視台訪談「這群人」,姊姊會叫媽媽趕快看電視,媽媽嘴上不會讚美我,但都會微微仔笑(微笑)看電視。「這群人」流量尖峰,每支影片上線一週就破百萬,那流量是幾十萬、幾十萬在追,2019年官方頻道訂閱人數突破300萬。
可是,慢慢變成:一支新影片,要花一個月,流量才破百萬。有人質疑我們不紅了,還有網友說:「石頭憑什麼成為這群人的一員?」這讓我思考,難道沒被看見的人,做的事就沒價值嗎?我長期做幕後,我喜歡幫大家把事情處理好。我覺得,一個人是不是有熱忱、做自己想做的事,遠比他紅或不紅,重要得多。
讓我來告訴你,如果盲目追求流量,會發生什麼事。我看過同業為了流量,表演一個人設給大家看,對,他紅了,但這是在玩火。像有人明明平常說話很慢、冷冷的不理人,你根本無法想像,他到螢幕前,性格會一百八十度大變,超瘋超high,跑去喝母奶。當你一直迎合市場,最後你會被掏空、會為了那些數字去改變自己,改到後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
「這群人」後來沒有什麼火花,決定停更。我自己開公司,繼續做喜歡的事:拍廣告、節目、電影。有人會跟我說:「你不要老是照顧別人,要先照顧自己啊!」「你是濫好人」「你是討好型人格!」我有點迷惘,有次我嘗試自己完成案子,結果很成功,光環都在我身上,但我發現,少了團隊合力完成,感覺不好玩、很空虛。
既然如此,我決定,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下去。我逐漸明白,「喜歡照顧別人」這件事沒有好壞之分,我可能已經不紅,但我知道,自己做的事一直都很有價值。
石頭,導演,台北市,37歲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