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滿週年,上週六舉辦「韌性台灣 民主永續」國際論壇,總統賴清德在致詞時強調,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已從桌上兵推到實地操演,並首度在漢光軍演期間同步舉辦各縣市「城鎮韌性演習」,軍方防衛行動與地方疏散、醫療、物資調度協同進行,強化軍民整合,未來漢光軍演與韌性演習的月分「國家團結月」,全民皆可參與,打造共同防衛的社會韌性。
封面故事/普發安全指引小橘書 社會韌性演習結合漢光

9月國家防災月,也是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後稱全韌委員會)成立1週年。本刊調查,全韌委員會未來1年的工作重點,將朝全面提升演練真實度,讓城鎮韌性演習與漢光演習適用相同情境想定更全面結合,政府也規劃普發最新版國防安全手冊,希望家家戶戶都有1本全民安全指引的小橘書。全韌委員期待,社會溝通是演練成敗關鍵,「一旦給他們足夠資訊,自然會使民眾願意做好準備」。
推社會溝通 全民自發準備

韌性一詞最早在新冠疫情尾聲,前總統蔡英文於2022年國慶談話以「堅韌之島.韌性國家」為題,正式將韌性一詞帶進國家治理主軸。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