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黨魁改選投票日剩不到2週時間,6位候選人在政見會、辯論會短兵相接,選情態勢漸趨明朗,在中秋連假收假前夕,郝龍斌於中廣大樓接受本刊專訪,談及目前選情,他坦言:「很緊繃!」尤其,近日多方露出藍營內參民調,直指郝屈居老二、老三,即使如此,郝仍對自己充滿信心,自認在領導力、執行力、整合能力最有經驗,有自信能一舉逆轉。
時事焦點/藍夠強才能談合作 專訪郝龍斌:在野從2026起聯合提名

國民黨主席選情激戰,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喊出推動在野合作重返執政,郝6日接受本刊專訪表示,他當主席的重要目標之一,即打破藍軍近年選舉「地方贏、總統輸」的惡性循環,拚2028達成政黨輪替。為此,他規劃2階段藍白合計畫,藍軍要自己夠強,才有能力談藍白合,先以明年九合一選舉作為試金石,由藍白兩大在野黨籌組「聯合提名委員會」,研商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整合機制,進一步深化藍白互信,2028再共推一組總統候選人,下架民進黨。

郝龍斌在6位候選人中年紀最長,但從政經歷也最豐富,在世代交替聲浪下,資歷成了他角逐黨主席優勢,但也是包袱,「我不只了解黨的運作狀況,提出的所有政見,也都經過實際驗證,絕對可行!」郝龍斌指出,選黨主席不是選出一個最強戰將,而是要選出球隊的總教練,「一個能把所有戰將擺放在最好的戰鬥位置,讓他們適才適所,能完全發揮實力。」這是黨主席職責所在。

規劃二階段 藍白合計畫
「籌組強而有力的團隊執行任務,我相當有經驗。」郝舉例,擔任台北市長期間,北市府舉辦花博(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對內要統合、分配三十多個局處各式任務,對外還有組織跨縣市合作,為期171天的花博,共8千多場藝文表演,最終成果各界都很滿意,這正是他三力的展現;另方面,找到資源挹注也是一項重要任務,對政黨來說更是如此,黨主席應具備募款能力。

郝龍斌了解在野陣營期待未來黨主席延續藍白合基調,他認為:「國民黨必須先團結,藍軍自己本身強、能主導後,再去談藍白合。」深知在野合作的重要性,郝規劃籌組「聯合提名委員會」,由藍白陣營共同找出彼此能接受的整合機制,透過黨對黨協商溝通,從議員到縣市長提名,都能開誠布公溝通。
這個「聯合提名委員會」,預計明年九合一選舉就要上陣,郝龍斌希望藍白藉此暖身,培養默契與互信,慢慢修正調整,進一步摸索出2028總統大選的勝利方程式。譬如明年新北市長選舉,就可能率先採用此機制,國民黨現被點名參選者有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國民黨立委洪孟楷,以及多次表態參選的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黃已講明清楚,願跟國民黨協商,期待在野要繼續贏下新北,證明了藍白不但有協調空間,更有相同目標。
有把握募款 才決心參選
其他縣市提名,秉持「先易後難,先協調後競爭」二大原則,郝龍斌點名,像是基隆謝國樑、北市蔣萬安、桃園張善政、南投許淑華、苗栗鍾東錦等要爭取連任的優秀縣市長,應採現任優先提名,讓他們專心拚市政無後顧之憂。接下來處理已有單一個人實力突出的縣市,作為第二波提名;倘若有多人表態參選,且實力相當,不論黨內外應先協調,有默契後再展開初選,讓贏的光明正大,輸的心悅誠服,願認真輔選。

至於議員選舉部分,郝龍斌指出,當然以在野席次最大化為最優先,「盡量不超額提名」,這時候交由聯合提名委員會討論,如果有遺珠之憾,就協助他們進入行政體系擔任政務官,「藍白合不侷限在選舉,也能在地方及中央共組聯合政府。」
郝龍斌揭露,之所以較晚宣布參選黨主席,箇中原因在於,他審慎評估自己是否有辦法募到能夠好好支撐國民黨的經費,尤其藍營不再家大業大,財務狀況吃緊,過去4年就打了九合一、總統大選、反惡罷3場選戰,總花費近10億元;黨若要正常運作,粗估每個月至少需要1,500萬元,每年要募1億多元補財務缺口,這還不包括未來的選舉經費,讓他陷入長考,直到取得勸進他參選的好友們具體承諾,會在募款方面給予協助,他才下定決心參選。
世代交替戰 被批老藍男
黨魁之爭主軸遭引導成「世代交替」之戰,甚至部分基層、藍營名嘴,質疑郝是老藍男。對此,郝頗不以為然,直言:「世代交替不該淪為鬥爭工具。」他更不能認可用一個世代換掉另一個世代的主張,世代交替應是世代合作。
郝表示,他在北市府提拔逾10位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像是葉慶元、盛治仁、李永萍擔任政務官,2018年九合一選舉,他積極提名羅智強、徐巧芯、鍾沛君等9位優秀青年參選議員,2022年則有柳采葳、詹為元等年輕人,「不是只有嘴巴說,我真正實踐跨世代合作。」如果擔任黨主席,他將復刻北市經驗,不論是設置青年加權(分)辦法,協助投入公職選舉,抑或推薦至行政體系,會設法幫黨內年輕人、幕僚世代找舞台。

針對2028大選,郝龍斌認為,現階段藍軍最期待的選將就是台中市長盧秀燕,「我衷心期盼盧市長維持參選動能,黨內也會持續替她加溫。」郝並透露,盧曾告訴他這次不參選主席,她必須善盡市長職責,協助團結中部七縣市,對總統大選也有幫助,「對盧的說法我深感認同並尊重;若2028年仍是盧一枝獨秀,黨主席當然義無反顧徵召盧,要是另出現孚眾望人選,就協商大家能接受的方法,找出最強候選人。」
「國民黨最大問題就是黨內團結及在野合作!」郝龍斌說,前二次大選因有私心介入導致敗選,選戰提名需繁複綿密地耐心溝通,需要柔軟誠懇討論,他的人格特質,以及大家對他的信任,「是所有候選人中,最適合擔任這樣角色的人。」他將努力團結黨內並促成在野合作,把2026、2028年視為一場大選,做好藍白合準備。

欲左右逢源 與美中等距
至於兩岸議題,郝龍斌拋出「和中不舔共」五字箴言,郝認為,民眾已看清綠營處理兩岸關係只是一再操作打抗中保台牌,抹紅國民黨,藍營要想撕掉這負面標籤,除了以對話代替對抗,與中國大陸對話更不能卑躬屈膝,要站穩中華民國立場。
他過去擔任台北市長時,曾在北京當面跟時任政協主席俞正聲表明,希望北京撤除針對台灣的飛彈,國民黨要勇於「用善意跟中國大陸官員說真話」,中國大陸拚命文攻武嚇、環台軍演,對兩岸關係根本沒好處,只會讓台灣人更抗拒,國民黨立場要擺清楚,尋求對等且有尊嚴的交流。

同時,「親美不跪美」,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美對中政策也出現變化,與拜登時代截然不同,美中台關係最務實的做法,就是台灣應與美中維持等距,與中國大陸和睦往來,一旦兩岸降低戰爭風險,美國就不能對台灣漫天要價,只要左右逢源,兩岸關係穩定,對台灣來說就是最好的國安政策。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