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也排隊的麻油雞老店 祕訣大公開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都說麻油雞得要天冷才好賣,但阿圖麻油雞卻四季都要排隊。吃了許多年的老顧客也說:「他們家的麻油雞好吃,但討厭的就是要等。」究竟是甚麼祕訣和魅力讓一個小攤做成知名老店,再到開出4間分店…
初秋才轉涼,台北市林森北路的「阿圖麻油雞」門前已是大排長龍。
喔,不,其實精確的形容不是「已是」,而是「更是」。因為這家40年老店一年四季都是生意興隆,每到用餐時間,門前人潮只有「多」和「更多」的差別,外帶區有人等,「內用排隊區」的立牌後方也總是跟著一排人龍。
9月底,天氣才轉涼,用餐時間一到,總店前已是大排長龍。
老闆鄭焜圖並沒仔細算過每天的麻油用量,「一天大概要用掉20多公斤的黑麻油吧!」不過,他說的只是夏天,入冬後用量會多1倍以上。
但這麻油雞究竟是何祕訣,能讓鄭焜圖和鄭梁淑女夫婦靠此起家,也靠此拉拔5個女兒,收留3個乾女兒,同時幫忙2個越南籍乾女兒也擺麻油雞攤維生。
每天清晨7點多,鄭焜圖都會到攤子處理腰子,因為「得自己切選才放心」。
原來阿圖的麻油雞關鍵在於媽媽味,老闆娘鄭梁淑女說:「阮坐月子時,阿母怎麼煮,阮和阮尪就怎麼煮。」要煮出自家滋味得下「重本」,夫婦倆一直選用比一般貴上一、兩倍的百年老字號信成黑麻油,雞肉不只當天現宰,還得是比一般多養10天的仿土雞,連老薑都選種植3年以上。三者澆淋上大量米酒,加以慢火煸炒,才夠味、夠香。
另一重點產品麻油腰子,講究的是選材和處理。至今鄭焜圖仍每天親自選切腰子,「有些腰子外觀看似正常,其實剖下去會發現有些氧化,這種腰子我們全部丟掉不用,否則煮起來太硬,我們自己都不想吃,怎麼給客人吃?」
補品類在冬天頗受歡迎。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