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部的《洛基》電影《金牌拳手》裡,史特龍有句台詞:「時間會打敗任何人,他才是不敗的冠軍。」今年已經高齡八十歲的伍迪艾倫,為了要持續創作,與新媒體亞馬遜(Amazon)的合作,結果是一部只有懷舊風情但沒啥創新的電影,以及一部不知所云的網劇。或許大師真的應該放慢創作步調,好好想想接下來的作品,免得老來晚節不保,毀了他一代幽默大師的名號。
【馬斌專欄】不只是購物網站 亞馬遜轉型OTT投資伍迪艾倫

知名網路書店亞馬遜(Amazon)自1995年上線開張之後,生意蓬勃發展,帶動了網路購物風潮,自2000年起事業體朝多元發展,從影音產品、電子書、電子商品、甚至到生鮮食品都可以在亞馬遜上買得到。而在2010年,亞馬遜開始提供網路影片串流服務(OTT),同時也開始投資自製影片影集,近幾年在美國得獎無數的《透明家庭》(Transparent)、《叢林裡的莫札特》(Mozart in the Jungle),以及在台灣可以透過福斯警匪頻道(Fox Crime)收看到的 《 絕命警探 》 (Bosch),都是亞馬遜自製自播的影集。而電影界今年初的大新聞就是,亞馬遜與另外一位網路串流鉅擎網飛(Netflix)在日舞影展的搶片大戰,因此當亞馬遜傳出大手筆投資伍迪艾倫的電影與首齣電視影集,也就不令人意外了,只是結果似乎不如亞馬遜的預期。
其實以創作者來說,伍迪艾倫自1960年代開始,作品就幾乎是源源不絕的出現,一直到現在都還是如此,可說是相當難得,影壇大概只有「克叔」克林伊斯威特在年齡與產量上可以與之匹敵。加上他還不時參加一些紀錄片的製作或受訪,還有幾乎是每周固定的爵士樂團演出,年齡與體力似乎對伍迪艾倫來說,都不是會影響創作的問題。

雖然不是伍迪艾倫的大粉絲,但大師級作品如《安妮霍爾》、《漢娜與他的姊妹》、《開羅紫玫瑰》,到我個人覺得是集艾倫天分與創意渾然大成的頂尖作品《百老匯上空子彈》、《曼哈頓神祕謀殺》,甚至是比較近代的《愛情決勝點》,都是我相當喜歡與推崇的作品。伍迪艾倫的幽默對白與角色設定,及人物之間互動設計與心理衝突,還有針對都市男女感情上的諷刺寫照,是艾倫最擅長也最讓人折服的表現,因此當聽到網路新媒亞馬遜與大師合作,砸下重金投資他的新片《咖啡・愛情》,以及完全放手讓艾倫創作他從未創作過的網劇,其實是相當令人期待的。
《咖啡‧愛情》讓觀眾看到的是,伍迪艾倫經常引用的老好萊塢背景,單純直爽的年輕人來到好萊塢這花花世界,愛上了她認為的唯一真愛,但女方卻是感情狀況複雜的弱小女子,最後結局則是近似《安妮霍爾》的兩人各自與另一人繼續過著生活,對於感情則是有著淡淡的哀愁;《咖啡‧愛情》的每個環節,幾乎都看得到艾倫過去電影的影子,只是這次的風格較輕鬆幽默,整體來說電影給人懷舊的印象高於一切,只是換了一批新世代的演員,傑西艾森柏格與克里斯汀史都華的演出還算令人滿意,但卻少了艾倫每回會讓人難忘的經典對白與角色。
亞馬遜投資了《咖啡・愛情》的交換條件,自然是請伍迪艾倫也為亞馬遜OTT攝製原創網劇,根據伍迪艾倫自己的說法,他從一答應這條件就開始後悔不已,而這後悔與矛盾也從作品中明顯看得出來;《六幕危機》(Crisis in Six Scenes,暫譯)從片名就讓人摸不著頭腦。雖然伍迪艾倫的確是拍了六集(不是六「幕」...),但每集裡也不止六幕戲啊?還是每集是一幕戲?光是讓我猜想片名原因就想個沒完。
《咖啡・愛情》預告
影集一開始,我們就看到伍迪艾倫扮演的男主角,坐在理髮廳裡向理髮師講述,原本鍾情寫小說的自己,是為了賺錢才寫電視劇本,沒想到一寫就紅,而且電視劇本很好賺,且最近又開始構思個新故事,結果理髮師一猜就猜出故事情節,讓劇作家很尷尬,等於將這次艾倫與亞馬遜合作的心情徹底曝光,光是第一集前十分鐘看完,就讓人不知道該不該再看下去。
新媒體或OTT網劇,是伍迪艾倫從未接觸過的戲劇呈現模式,他自己過去就很少接觸電視媒體,拍過的也只是電視電影,而且那已經是四、五十年前,這次要拍直接出現在人家電腦銀幕或是手機上的六集網劇,而且一集只有半小時,對於這種新形態、對觀眾來說非常隱私個人的戲劇,伍迪艾倫顯然還未適應過來。
將時間設定在充滿世代交替衝突與抗爭的1960年代美國,已經與現代觀眾有些距離--但又好像沒那麼遠,而伍迪艾倫的角色與太太則是住在紐約曼哈頓上城高級區,更與網路世代格格不入,但以他過去的風格,如果能巧妙利用這些元素,利用精采的對白與設計,製造故事衝突,相信依然有看頭,但第一集看著男女主角與請來家裡的客人,講著落落長的對白,卻不見故事有啥發展,直到第二集,故事的變數:扮演自由嬉皮風的女主角麥莉希拉(Miley Cyrus)才出現,我才驚覺,原來這六集合起來就是一部伍迪艾倫電影,他只是將電影拆成六段啊!
《六幕危機》預告
接下來的故事,就是圍繞著麥莉角色的自由開放,與伍迪艾倫這對年老保守夫妻的衝突:冗長的對白與慢節奏依然是伍迪艾倫的風格,而許多對白裡所引用的人物與故事,就連現在年輕的美國人都未必知道,更別說是對於不是在美國長大的海外觀眾了。

伍迪艾倫從《咖啡・愛情》到《六幕危機》,給觀眾的感覺就是,他與21世紀的現代,似乎越來越脫節了,過去以古諷今的特殊人物與對白也似乎難以再獻;《六》劇唯一令人欣賞慶幸的,是麥莉希拉充滿能量的演出,她並未被伍迪艾倫電影風格而拖慢的節奏所影響,算是《六》劇唯一的亮點。
還好台灣現在看不到這齣影集,伍迪艾倫迷們可以暫時免於受到負面衝擊,我個人則是更期待他一直說要拍但拍不出來的爵士樂紀錄片《美國藍調》,畢竟以他對音樂的涉獵,在他還有創作精力的時候,這部作品應該更有看頭;但根據報導,伍迪艾倫已經在與賈斯汀合作拍攝新片,故事背景是設定在1950年代紐約的康尼島,而且投資方依然是亞馬遜,只希望這部新片能比《咖啡・愛情》更有些火花,但既然是部電影而不是網劇,大家應該可稍微放心一點了。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