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擁有30年養殖烏魚經驗的「烏魚伯」曾煥佾說:「魚塭收成後,得有一批人負責殺魚取卵,我們在地人叫他們為『殺工』,但要當殺工得有相當經驗,否則下刀傷了魚卵,後製就得一處處修補,很頭痛的。」
通常養殖戶在預備收成前,就要先和工頭接洽,由工頭負責找來幾組工班殺魚取卵。有趣的是,烏魚殺工有其獨特組織,通常以4人為一組,每人只負責一個動作。第1人稱為前刀,主要負責剖魚,第2刀稱為後刀,負責割下魚卵,第3、4人則不持刀,分別負責掏卵和掏腱。









工錢計算則是以尾計算,但公烏魚無卵,因此必須統計公魚母魚都有的魚腱,1尾約為3.5元,合計後為每組工班共同薪水,再依比例分配。但持刀者工資多於未持刀者。曾煥佾估計,1組工班1天至少要殺3千尾魚,每人平均收入約有2、3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