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個女人開的餐廳、庇護所 也是進擊的社運基地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蘇紋雯(右)和陶桂槐(左)攜手創辦的魚麗共同廚房,讓人嘗到女人們相互照顧的溫暖滋味。
蘇紋雯(右)和陶桂槐(左)攜手創辦的魚麗共同廚房,讓人嘗到女人們相互照顧的溫暖滋味。
「魚麗共同廚房」的餐桌溫柔也堅強,這裡是一處庇護所,特別來此的人們都隱性或顯性地帶著一些傷,來此吃飯相伴,感受溫暖; 這裡也是一處社會運動基地,端出來的料理得以平反冤獄、爭取移民身分權益,也陪伴受暴挨傷、被離棄背叛的女人們。當蘇紋雯和陶桂槐把一盤盤溫熱的菜餚端到你眼前,好似在說:「沒關係,回家吃飯就好。」
「食物是記憶的載體,每個人做出來的家庭菜色,都帶著原生家庭的圓滿和遺憾。」來到台中「魚麗人文主題書店.魚麗共同廚房」翻書吃飯,上桌的桂花鹹水鴨、蝦籽鍋塌豆腐、臘味芥蘭、紅糟蝦仁炒蛋及鮮菇餛飩雞湯,擺盤素樸的樣子很像是家裡餐桌常見的四菜一湯組合,雖然看來家常,但是招牌菜色「桂花鹹水鴨」「蘇式燻魚」「荷葉粉蒸肉」卻全是「本格派」經典大菜,還揉進了許多女人們身世秘密的調味。
以香米、糯米炒香打碎的蒸粉包裹豬肉而成的「荷葉粉蒸肉」,腴潤入味帶醬氣,還有荷葉清香。(套餐菜色之一,390元/份)
魚麗共同創辦人蘇紋雯在30歲那年,懷了當時男友的兒子小螃蟹,但她沒有因此急著踏進婚姻,十月懷胎期間裡,她的室友陶桂槐幾乎成了爸爸的角色,「她是唯一在產房外等待的人。」產後有幾次蘇媽媽來幫女兒煮月子餐,掛心的母親難免心疼也埋怨女兒,她一邊燉湯一邊數落女兒未婚生子,母女不歡而散。「我產後兩個月下不了床,洗澡、餵奶、換尿布…桂槐一手包辦,新生兒睡在她身旁。」
擔任魚麗主廚的陶桂槐敦厚寡言,由於陶媽媽早逝,她沒有跟在媽媽身邊學做菜的記憶,一家人齊聚吃飯的印象也很模糊,後來其它親近的家人過世,蘇紋雯就是她的至親。蘇紋雯和蘇媽媽後來和解,陶桂槐還跑去跟蘇媽媽學做鹹香鮮爽的「桂花鹹水鴨」,成了倆人共同創辦的魚麗招牌菜色。
現在已經是青少年的小螃蟹一直喚陶桂槐叫「Na-na」,他在文章《常讓我想起的那雙手》裡寫著:「她(陶桂槐)和媽媽是我最重要的兩個照顧者,當時的我將代表最親近女性長輩的稱謂「媽媽」分了一半給她。身為魚麗的主廚,我從小到大所飲所食,幾乎都是Na-na 為我打點的。」
陶桂槐跟著其它女性長輩學做菜,菜色滋味充滿溫暖媽媽味。
基於女人間的信任,魚麗後來取得了台中望族太平林家長房長媳親傳的「林家爌肉」食譜,也拿到40年前台北永福樓創辦人葉信清家傳的「蘇式燻魚」祕方,這些料理都成了鎮店菜色,很「本格派」的大菜,紀錄了這些大家庭中女人身世的故事,許多菜色被復刻呈現,只是還無法公開說出最關鍵的故事,這是魚麗的女人們對於婆婆媽媽們的保護及陪伴。
由食物出發的魚麗,不只是間書店、餐廳,還是「守備範圍很廣」的社運基地,魚麗團隊長期援助性侵害、受暴女性,2013年夏天還投入冤平會為死囚鄭性澤展開的救援計畫,每月固定提著救援便當探視鄭性澤。
「一開始我們搞不清楚狀況,想狠狠炒一盤蒜苗臘肉讓鄭性澤大快朵頤,結果發現他吃素,而且是蛋奶素。」送進看守所的飯菜不能用容器裝盛,得放在塑膠袋裡送去,蘇紋雯說:「好好的菜放在塑膠袋裡像極狗食,我們覺得不甘心啊,所以送餐的同一天就店裡推出關懷特餐,讓阿澤吃的菜和我們的心意都可以好好地擺放著。」魚麗的成員曾在颱風來襲的大風大雨中,狼狽不堪捏著塑膠袋,堅持把菜送進看守所,鄭性澤說:「外面下大雨,我的心裡下小雨。」
苦蹲黑牢14年的鄭性澤去年獲釋再審,現在他在魚麗的廚房幫忙,曾在獄中吃過的金平牛蒡、辣雙絲等,現在成為他做給其他客人吃的料理,今年大年初二他過農曆生日,大家讓他自選生日菜慶生,蘇紋雯拍下他翻著菜單的相片po上臉書:「曾經那麼接近死亡的人,(現在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日宴。」
「林家爌肉」先以茶水汆燙去腥,煮至醬汁收乾,肉色透亮,灑蒜苗末增加清爽香氣。(套餐菜色之一,390元/份)
魚麗餐桌從兩位女性室友一起開飯,到成了一群朋友輪流開伙的共食基地,這裡每年除夕不打烊,讓無家可歸的人,有地方自在地吃頓年夜飯,還有那一袋袋給阿澤的救援探監菜也在這裡打包。
蘇紋雯說:「魚麗是一個多元家庭。這裡多是女人,我們是一家人。」魚麗的餐桌溫柔也堅強,這裡是一處庇護所,也是「社區支持節點和社會運動潮間帶」,當一盤盤溫熱的菜餚端來時,好似在說:「沒關係,有什麼事,回家吃飯就好。」
魚麗是餐廳、是書店,這裡還常態展售泰緬邊境公平貿易手工織品,也是一處社運平台。

魚麗人文主題書店.魚麗共同廚房 

  • 地址: 台中市西區民權路177巷1號1樓
  • 電話: 04-2225-9811
  • 營業時間:12:00~14:00、14:00~17:00、 18:00~20:00,週三公休。
  • 刷卡:不可。不收服務費。
  • 備註:供餐型式為套餐,每人390元起,每日菜色視食材調整。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