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豐魚丸店」掛著日風布幔,攤前陳列整齊誘人的各式炸物、丸子,第三代小老闆鄭靖騰守在熱燙的油鍋旁,眼神透出職人專注,迅速下料、滾油、撈起,「我走進市場,就為了這家店。」專程來採買的日本媽媽說。

大豐創業於1957年,招牌記錄老店的身世,由丸子起家,「我公公本來在廣州街巷子裡做魚丸、甜不辣,炸物只有幾樣,第二代才來到市場開店。」鄭媽媽嗓音沙啞說,「我21歲嫁過來,今年都68歲了。」她頭髮吹整漂亮、敬業穿上圍裙,歲月沒偷走她的熱情。
「當年,我公公放手讓我們在市場做生意,他跟我講一句話,咱做生意要君子,賺人家的錢,要人家覺得東西好吃,吃了還想回來。」她把長輩的叮嚀放在心上,魚丸不用雜魚打漿,以新鮮魚肉製成,花枝丸只用彈牙的花枝身,早年華西街知名的台南擔仔麵指名用大豐丸子,口碑說明了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