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2.0政策已經上路,民眾依然很無感,甚至還搞不清楚到底政府端出什麼樣的牛肉。1位公園內的老人抓著身旁人問:「長照2.0每月會發多少錢?什麼人可申請?要不要像健保一樣每月繳錢?」一連串的問題,顯示民眾對長照2.0政策仍陌生。
【聰明買保險】安心養老 3重點挑長照險保單

政府推動長照2.0政策,但核可的長照體系僅可照顧約17萬人,相較預估需要長照人數73.8萬人,出現僧多粥少的窘境。保險業者看好這塊大餅,將長照險列為主賣商品,不過面對眼花撩亂的保單內容,你該怎麼挑?
政府服務 資源不足
從國發會公布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將進入「高齡社會(即65歲老年人口占總人口14%)」,政府2016年推出長照2.0,主要便是希望把老化而失能、失智的照顧對象擴大,服務項目因此從8項增加至17項。
但政府核可的長照體系,目前只能照顧約17萬人,對照需要長照人數達73.8萬人,由於僧多粥少,這讓有「瑪麗亞」之稱的長照險,成為當前最具話題性的保單。
今年35歲、任職於金融業的張逸如,早在9年前就已投保長期照顧險,會在年輕時就買長照險,張逸如提到,她從小學跳舞,脊椎受過傷、也嚴重側彎,有天下午在家午睡,不知是睡姿不良還是其他原因,竟全身麻痺、不能動,「媽媽外出回家狂按電鈴10多分鐘後,我幾乎是從床上爬著去開門。」

這次經驗,讓張逸如想到萬一日後需要被照護,豈不是會拖累爸媽,甚至以後結婚還會影響到老公與小孩,造成他們的負擔,因此決定早早購買長照險。
其實像張逸如這樣的年輕人買長照險已非個案,特別是見到長輩親友出現失智、失能情況,更會有所警惕,投保意願因此大大增加。
南山人壽商品部副總經理陳維新指出,政府推出長照2.0,將照顧對象與服務內容擴大的立意甚佳,但若換算成金額,照顧費用每月約2千3百元、相當於每日僅77元,嚴重不足。而且想申請政府長照服務,除需符合資格,還要花上好幾個月時間的等候、通知,此讓國人寧可提前投保長照險來補足照顧缺口。

險種給付 認定各異
目前長照類型保單分成3類,1是長照險;2是類長照險,即重大傷病保險(或稱特定傷病保險),但在醫療給付上採取每年給付方式;3是殘扶險。
這3類保單的給付認定大不相同,國泰人壽商品部協理凃薏如表示,長照險是「狀態」認定;類長照險以「疾病」為標準;殘扶險則根據「殘廢等級」做給付。
其中長照險自1995年開賣至今,各壽險公司認定標準略有差異,以失能6取3或失智為主流,而金管會保險局在2015年7月已頒布統一認定標準。在失能部分,採取進食、移位、如廁、沐浴、平地行動、更衣等6項,經醫師診斷有3項無法自理,則屬失能。

失智方面,即「認知功能障礙」共計3項,第1是時間分辨障礙,如無法分辨季節、月分、早晚;其次是場所分辨障礙,即無法分辨自己的住所、現在所處的場所;第3是人物分辨障礙,如無法分辨家人或是平日在一起的人等,只要經醫師診斷有2項認知功能障礙,就屬失智。
簡言之,長照險給付標準是根據失能或失智的生活狀態來認定,無論是自然老化造成,或因疾病、意外而導致,只要經過醫師確診,就能申請保險金。

考量需求 留意規定
要注意的是,長照險細分「身故保障」「身故保本」及「純長照險」等類型,所謂身故保障就是結合壽險的保單,適合沒有壽險的保險素人,買該保單因此可一次保障壽險與長照風險,但保費較貴。身故保本的長照險則適合已有壽險的保戶,因為具備保費有去有回的特性,所以稱為保本。

以30歲男性、每月領2萬元的長照保險金為例,身故保障型長照險年繳保費約7萬7千元;身故保本型約3萬6千元。而純長照險則是沒有發生需給付情況時,所繳保費無法領回,因此保費最便宜,比起身故保本型還能少繳保費2至3成。
至於類長照險,中國人壽副總經理蘇錦隆說,該險種是以疾病判斷為認定基準,包括腦中風、癱瘓、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9項至12項的特定傷病,給付方式採「定期」給付。
而近年熱賣的殘扶險則是以「殘廢等級」來認定,無論意外或是疾病造成的1到6級殘廢,都符合殘扶險給付資格,給付方式為定期給付,給付金額則會依照殘廢等級而有不同。
究竟3種長照類型保單,該買哪一類?凃薏如建議,擔心自己未來可能因為老化、意外或疾病而需要長期照顧,可買長照險;擔憂疾病或家族遺傳病史而需長期照顧者,就選類長照險;暴露在高意外風險或想補足因殘廢而需長期照顧者,可把殘扶險列為優先。

除了根據需求買到「對」的險種外,從中挑出1張「好」的保單更是關鍵,專家表示應該掌握以下3個重點:
重點1:免責期愈短愈好
目前免責期主要介於90至180天。舉例來說,若是180天,保戶需在失能狀態下的6個月後才能領到給付;但若只有90天,3個月後就能領到給付。
重點2:給付期長頻率短
以衛福部統計資料,照顧失能、失智者平均是7.3年,因此給付期間最好選10年以上,且給付頻率愈短愈好,例如月給付比季給付好。
重點3:有豁免機制較好
即在繳費期間已開始領取理賠金後,可不必再繳交保費也能延續保單效力,如此才能有效減輕負擔。
另外,蘇錦隆提醒,買類長照險需要留意「等待期」規定,一般介於30至90天,會有等待期的規範,主要是避免民眾帶病投保。
總之,面對越活越老的人生,你需要多一層長壽風險意識,尤其當政府資源不足時,用小錢買大保障是避免風險的最好方式。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