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飯局少不了小酌助興,就連吃烏龍麵老舖「佐藤養助」也不例外,這家來自秋田、堅持遵古法打成的老牌稻庭烏龍麵,曾被選為天皇御用,是烏龍麵界的上流社會,卻毫無352年歷史老店的沈重束縛,其開在東京銀座的直營店,晚餐時段的客群當然以吃麵為主。
這飯局動機不純 秋田麵店喝九州燒酎

曾有個日本朋友提起,來到台灣最不習慣的,是「約吃飯」這件事。倒不是守時不守時的問題,而是日本人只要問「要不要一起吃飯」,十有八九是帶著喝幾杯的潛期待,而台灣人約吃飯呢,就真的是無酒精的純吃飯,連啤酒都不見蹤影,吃完飯拍拍屁股,各自歸心似箭,一點也沒續攤的眷戀。
到了晚上8、9點,來客多是二次會、三次會(日文的續攤俗稱),醉翁之意在酒不在麵,要是到了宵夜檔,烏龍麵反而是最後收尾用的「〆(Shime,指飯局結尾用來確保吃飽的主食)」了。








相較其他國家的分店回歸吃麵本色,由銀座店料理總監川村勝行親自來台坐鎮的台北店,也把這套無酒不歡的飲膳文化空運過來,經營方針更像家常親切的居酒屋,不但有麵食和鍋物,還可商請主廚依人數配製創作料理,適合三五好友聚會小酌。
老闆娘洪斐文的工作在日本趴趴走,店內用的酒器不但是她私藏的高檔貨,還常常有來自日本各地的好酒,秋田地酒不消說,洪斐文在日本求學時代愛上九州燒酎和沖繩泡盛,店裡更常常出現賣完就沒的少見逸品。









台灣客人為麵而來的多,倒是許多在台工作的識貨日本人會來這獨酌,採訪這天,我就遇上來自鹿兒島「薩摩酒造」的業務經理本坊崇,幾杯燒酎入喉,話匣子打開,台日距離瞬間被拉近了。
日本近20年來流行「無糖質飲食」的健康風潮,因此燃起燒酎熱,以前還有種叫做「ホッピー」的啤酒味炭酸飲料,愛喝啤酒又怕痛風的人,就用燒酎兌它解酒饞。「燒酎製作過程歷經蒸餾,糖質和普林都沒了,而且芋燒酎還富含抗凝血成分『纖溶酶』,能預防血栓,其實是很健康的酒。」
聊起酒話沒完沒了的這位本坊大叔老家在神奈川,是個和燒酎本家九州千差萬遠的關東人,卻因為太愛燒酎,因緣際會下成了酒造女婿,比鹿兒島人還愛鹿兒島。

只見他拿起一瓶地瓜釀的芋燒酎「白波」,開瓶前用熟練手法上下搖轉酒瓶,嘴裡不忘解釋:「一瓶燒酎裡,除了佔絕大多數的酒精和水,只有百分之4是香氣物質,卻決定了酒的氣味和個性。」
原來這些物質在靜置下會呈現氣態,聚集在瓶口附近,要是直接開瓶,香氣逃逸泰半,等於糟蹋了一瓶好酒,所以開瓶前要先上下搖,讓香味乖乖溶回酒裡。







燒酎的酒精濃度約在25度左右,要是怕純飲醉得快,不妨加冰、加水,甚至加炭酸水調成「酎ハイ」,都是日本人習以為常的喝法。不過本坊說,對鹿兒島人而言,最地道的喝法還是調熱水的「湯割」,水和酒的比例可以是4比6、5比5、6比4,自由得很。不過千萬別忘記,一定要先加熱水再倒酒,酒香才不會被熱水沖跑了。

依照用麴不同,燒酎大致分為白黑二路,白麴柔婉清麗,屬於大眾口味,黑麴則帶有獨特而強烈的香氣,是巷子內行家的最愛。白麴燒酎適合搭配冷漬、蔬菜、鍋物等料理,黑麴則是口味濃重的燉菜、烤物的最佳對手。最近許多酒造也致力打造出更平易近人的酒款,入門品飲者不妨也遵循由白入黑的順序,相信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心頭好。
《鏡週刊》讀者專屬好康
即日起至「佐藤養助台北店」用餐,出示本篇報導頁面,並在「佐藤養助」粉絲團按讚,即可獲得一杯老闆娘精選日本燒酎,換完為止。(恕不指定燒酎種類)
佐藤養助(台北店)
-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16巷2號
- 電話:02-8772-6836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