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日股】全球熱錢瘋日股! 原因藏在這3面向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去年外資買超日股近2千億新台幣,吸金規模為全球股市之冠。(東方IC)
去年外資買超日股近2千億新台幣,吸金規模為全球股市之冠。(東方IC)
全球經理人已連續14個月加碼日股,2017年外資買超日股金額居全球股市之冠,今年短短1個月內,日股淨流入資金已達36億美元(約新台幣1,000億元),這些熱錢為何追捧日股?
許多民眾最近開始到日股的亮眼表現,紛紛想問,日股近6年漲幅已高達1.7倍,日股漲了那麼多,現在還能佈局嗎?摩根日本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日股是容易被投資人忽略的市場,今年能不能投資?可以從幾個面向觀察。

全球成長 醞釀通膨

首先是全球熱錢流向,日股去年在全球吸金規模為各股市之冠。「熱錢會不斷流往日股,主因在全球的已開發國家中,日股相對便宜。」張致寧說,許多經理人擔心美股過熱,舉例來說,標普500的股價淨值比,長期平均在2.6倍,然而今年已經來到3.3倍;反觀日股,股價淨值比長期平均為1.4倍,現在約1.5倍。觀察日股本益比,長期平均16.2倍,現在只有14.8倍,「以這些估值來看,日股顯得物美價廉。」她強調,這些估值不是說高於平均值,就不會繼續漲,而是在評估上檔空間時,日股顯得更有機會。
其次,觀察日本基本面,OECD等多家研究機構報告,紛紛預估日本今年GDP(國內生產毛額)有1%左右的成長。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表示,今年罕見地全球經濟體都呈現成長,醞釀一個通貨膨脹環境,有助減緩日本通縮壓力,「隨著物價增長,日圓趨貶,這對以出口貿易為主的日本來說,利遠大於弊。」舉例來說,日圓匯率每貶值1元,豐田(TOYOTA)的收入粗估會增加近4百億日圓(約新台幣100億元)
最後,是日本企業表現,根據官方統計,今年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4.4,創近4年來最高,意味製造業新訂單及產量增加,企業投資擴大,有助推動未來生產力及獲利成長,加上兩年後的東京奧運,場館及周邊設施的興建也將拉升相關產業訂單。
陳韻如表示,過去日本較不重視公司治理這一塊,主要是日本許多中小型企業都是家族企業,ROE(股東權益報酬率)相對偏低,2012年以前平均落在3%至5%之間,不過隨著安倍經濟改革,要求公司必須設立獨立股東制度或聘用外部董監,並將ROE、ROA等數字列入財報,使得近年日企整體的ROE有明顯提升,平均落在5%至10%間,另外,多數分析師對今年日企整體EPS的成長預估為30%。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