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羅桃花運】綜藝節目鐵咖這樣路演 赴陸獲上百萬融資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曾參加綜藝節目當固定通告咖,桃桃喜創辦人簡子復(左)渾身充滿喜感。
曾參加綜藝節目當固定通告咖,桃桃喜創辦人簡子復(左)渾身充滿喜感。
曾在陶晶瑩主持的電視節目《大學生了沒》擔任2年固定班底,綽號「少年」的簡子復沒往演藝圈發展,懷著創業夢,他赴陸路演(向投資者推介創業內容),爭取融資,靠著輕鬆易懂的簡報方式,不只在中國獵豹移動舉辦的「紫牛戰隊創業大賽」成為優勝的5強之1,還拿到人民幣數百萬元天使輪資金。
大學時期,簡子復因好奇,加入陶晶瑩主持的電視節目《大學生了沒》,當了2年固定班底,他學到說話技巧,也懂得如何製造效果,抓住觀眾眼光,卻不想往演藝圈發展。
2015年,算命10幾年的簡子復提出「手相通」的概念,讓用戶可用1張手相照片,透過APP找到手相師在線解惑。他以此想法參加中國「獵豹移動」在台舉辦的「紫牛戰隊創業大賽」,獲得優勝,奠定赴陸創業的決心。
拿著生活費台幣30萬元,他參加了上百場路演(向投資者推介創業內容),爭取融資,「跑遍了北京,最遠到昌平、石景山,北京的投資機構跟台灣不一樣,台灣投資機構比較像美國,一層一層評估,這裡是只要關鍵的人喜歡你,就會投你。」
路演時,他的競爭對手可能是餐飲業者,「大家都一起競爭,投資人什麼都投,不會只投互聯網,你的競爭者非常多,我從沒想過我的競爭者會是剪頭髮、或是麵包店,當他們的可周轉率、可規模化的程度都做到時,我就相對弱勢,投資人錢就這麼多,投了他,就不會投你。」
在中國創業想拿到融資,都得經過路演,上百場路演下,簡子復歸納出許多心得。「大陸對手的表達能力普遍比台灣人好,講話清楚,有兒化音,台灣人講話會吃字。我之前受過美國人的訓練,圖像能力較強,但這套搬來大陸,是死定的,他們文字能力比較強,北京的投資者很多是學霸,他們可以快速閱讀,在短時間看大量的文字。」
投資者常同時面對許多創業者路演,要讓他們記憶深刻,簡子復強調,「必須以關鍵字代替圖片,在30秒到1分鐘內清楚說明創業概念。」
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上的咖啡廳幾乎都身兼「孵化器」,創業氣息濃厚,每天有許多路演在此舉辦。
曾在綜藝節目當固定通告咖,簡子復路演時很能把握節奏,用娛樂的方式深入淺出介紹創業項目,例如他曾說,現代人都注重隱私,誰願意讓大家知道,自己的面相寫著「男友劈腿」,使用手相的照片線上媒合算命,可以避免這個窘況。
他也表示,很多用詞,需接地氣。一開始簡子復為事業取名「紅鸞科技」,他自嘲:「沒人聽懂,因為大陸沒人用紅鸞這2個字。」取「討喜」的諧音,改成桃桃喜,還是沒有人理解,「這裡5歲1個世代,溝通方式都不同。討喜的說法過時了,而且他們講話,習慣疊字放後面,如果能重來,我會取『桃喜喜』,因為所有人都叫我們桃喜喜。」
2016年他總算獲得人民幣數百萬元天使輪資金—來自人稱「創業帝」的中國新創界傳奇人物、拉卡拉集團董事長孫陶然,目前正爭取Pre-A輪融資。他淡然地說,自己不是非常愛賺錢的人,純粹覺得好玩才創業,突然話鋒一轉,「我的偶像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納斯,如果賺到錢,我想到非洲從事公益事業。」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