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成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98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財經理財
錢鏡你家/降息利多來了他卻反手操作 怪老子押注這檔ETF原因曝光
2025.09.19 05:28
美國聯準會決議降息1碼(0.25%),債券價格領先反映上漲,近期債蛙逐漸解套,下一步該怎麼走?精算達人怪老子說,不管外在環境怎麼變,長期投資就該做好資產配置,他打算將帳上獲利15%的債券陸續出脫,加碼高息低波ETF,鞏固自己源源不絕的現金流。

財經理財
網通大廠合勤科技跨足無人機市場 國防航太展推出先進防禦系統
2025.09.17 14:25
俄烏戰爭使無人機躍升為現代戰爭的主角,如何使用與反制無人機成為國防顯學。2023年烏克蘭生產了近30萬架無人機,2024年達到220萬架67種無人機,生產廠商突破200家;2025年更要生產超過400萬架,DIY家庭式生產企業擴大到500家,也使俄國無法鎖定目標摧毀其無人機生產。專家表示,生產無人機容易,但要能產製無人機防禦系統則要困難得多。

財經理財
理財最前線/一次領還是月領划算 勞退新制退休金領法大解析
2025.09.17 05:29
勞退新制自2005年上路以來,至今邁入第20個年頭,卻仍有許多勞工分不清勞退與勞保的差異,甚至擔心「會不會破產」。事實上,勞退新制採強迫儲蓄制度,資金獨立運作,不僅保本,還具備投資收益與節稅優勢。隨著愈來愈多人進入退休階段,勞退金究竟該「一次領回」,還是「按月領取」?不同選擇牽涉到總金額、稅賦與風險承擔,另外,領取時機更會影響最終收益。

財經理財
金管會壓力測試3國銀年底補考 中小型區域銀行風險高
2025.09.12 10:44
金管會2年一次銀行風險壓力測試考,38家國銀中,35家穩健前行;其中3家年底「待補考」,無金控背景的中小區域銀行,風險相對來得高。

財經理財
錢鏡你家/主動式ETF爆紅!3檔台股績效飆3成 股海老牛揭操作心法
2025.09.12 05:28
「被動式ETF就像公車,沿著指數路線前進;主動式ETF就像計程車,知道哪裡塞車、哪裡有捷徑,能幫你快一點到家。」投資達人股海老牛以交通工具比喻兩者差別,他補充,主動式ETF費用率較傳統基金來得低,保留專業經理人選股能力優勢,同時具備每天揭露持股的透明度。

財經理財
理財最前線/醫療大通膨來了 3預算打造健康保障金字塔
2025.09.10 05:29
高通膨時代,連醫療費也不例外!據大型壽險公司內部調查,國人平均醫療保障缺口達112萬元,尤其是風險最高的60歲以上族群,每次住院平均自費9萬元,1年累計更高達14萬元。面對這樣的醫療現實,本刊提供不同預算的高CP值保單規劃,協助民眾逐步打造醫療保障金字塔。

時事
外送員颱風天重傷!終身無法送外賣 港法院判foodpanda賠530萬
2025.09.06 10:00
一名48歲南亞裔熊貓外送員,於2020年颱風「海高斯」襲港期間,完成最後一張訂單後駕車回家,不幸被強風吹倒受傷,導致右膝與手掌骨折,並出現肌肉萎縮及創傷後壓力症,最終無法繼續從事外賣工作。他向高等法院提告要求僱主賠償。

財經理財
錢鏡你家/高股息ETF配息縮水成常態 陳重銘:衝刺本金要靠這類ETF
2025.09.05 05:28
今年以來高股息ETF吹起降息風,想靠配息幫自己加薪的上班族,嘆息聲連連。與其思考該換哪檔標的,才能維持高配息,不如鎖定更強標的,以壯大資產為目標。不敗教主陳重銘直言,高股息ETF配息金額下滑是可見趨勢,想改變財富命運,就不該存高股息ETF,而應瞄準主動式ETF。

財經理財
酷澎搶人大進擊2/酷澎在台大擴張 8萬高薪+入職金搶物流司機
2025.09.03 22:41
中元節即將到來,無論是電商還是實體通路都在搶攻這一波採購潮,不過對於美商酷澎來說,除了搶客、搶貨,還要搶人才,檯面上下皆是動作頻頻,更開設專屬LINE帳號徵求物流司機可以直接應徵,快速縮短徵才流程。

財經理財
理財最前線/降息預期點火 3策略搶搭美股多頭
2025.09.03 05:29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全球央行年會中暗示降息可能性大增,美股再創高。專家建議,現階段布局美股應專注跟緊川普政策,建立核心與衛星配置,並做好時間分散,才能在這波緩降息不確定環境下,從容獲利。

時事
封面故事/ATM頻存現金也介入風電 揭鄭亦麟打沈榮津名號索賄
2025.09.02 05:28
有「經濟部小鮮肉」之稱的「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綠推中心)前副執行長鄭亦麟涉嫌索賄遭收押,檢調查出,他打著前副閣揆沈榮津頭銜在外招搖撞騙,不但施壓經濟部及台電配合供電給廠商,安插親友向光電業者按月收賄,並介入離岸風力發電,由於他名下近千萬元來源不明,辦案人員查出他與柯文哲妻子陳佩琪一樣,都將現金分次存入ATM,藏錢手法如出一轍,將面臨司法追訴。

財經理財
ETF獲利放大術3/市值型ETF怎麼賺最多? 達人傳授「跌越多、買越甜」心法
2025.09.01 05:28
5月以來多檔主動式ETF上市,因優異績效吸引投資人目光,但專家認為,主動式ETF缺乏多空循環驗證成績,績效多依賴經理人判斷;相對來說,追蹤大盤指數的市值型ETF選股邏輯透明,不受人為干擾,適合長期配置作為核心資產。達人進一步教戰,想要放大市值型ETF報酬率,可以當大盤每下跌5%、10%、15%、20%、25%都紀律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