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天來臨之前,王子是野雞車司機,在十大建設風風火火興建的1970年代,南來北往,日薪15,000元;老趙是澳門水警,80年代與妻子移居台灣,在那一天來臨之前,他在樹林的電子工廠值大夜班,1個月4萬元;阿輝復興美工畢業,油畫得過全國美術展銀牌獎,憑著本事考進廣告公司攢了140萬元,90年代西進大陸,在湖南開了鞋子工廠。人生幸福極其類似,但悲哀各自不同,因夫妻離異、投資失利或產業轉型,他們都將在某一天摔碎了美好人生,無常、無奈、無助、無力、無家可歸,變成了遊民。
【一鏡到底】請為我說個笑話 李玟萱

李玟萱的《無家者》如實記錄台北遊民當下處境,獲台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首獎。她筆下遊民有西進台商、有野雞車大亨等,前半生輝煌風光,但如該書副標題「從未想過我有這麽一天」所說,他們沒想過自己會突然掉到谷底,有人就此一蹶不振。
去年5月,李玟萱的先生因腦出血住院,她沒想過自己也會有這樣一天,丈夫至今無法開口說話,因健保規定重病28天必須轉院,大半年在各大醫院流浪。面對千瘡百孔的社會福利政策,中產階級與遊民也沒什麼不同,而她不斷地請朋友寄笑話給她,人生沒有什麼時刻比現在艱難,也沒有什麼時刻比現在更需要笑聲。
希望有一天無家者們可以看到這本書,看到他們的故事被寫成文字。
《無家者》一書走訪10個遊民和5個志工,不獵奇、不濫情,如實記錄台北遊民當下處境,獲去年金鼎獎最佳編輯,與今年2月台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首獎,「他們意氣風發,就像是舞台布幕前的主角。然而舞台布幕不停地移動、變幻,像是產業外移、大環境改變,不是他們不願意跑,而是漸漸跟不上布幕移動的速度。」《無家者》作者李玟萱接受我們的採訪這樣說道,這一天,她和我們約在振興醫院旁的咖啡館訪問,她在醫院外頭受訪,先生在醫院裡頭治療,算算時間,從事發那一天算起,2017年5月23日,已經過了244天。
這是李玟萱的第2本書,第1本書《失去你的3月4日》熱銷13刷。她已非出版菜鳥,但回答仍相當青澀,40歲的女人坐在我們面前,帽T、牛仔褲,看上來仍像是大學生,回答若非「還好欸」「我沒想過這個問題」,便是以笑容作總結。她謙遜地說該書是芒草心慈善協會的企劃,她只是委任執行,用自己會寫的字、會說的話把故事說出來,「我在跟編輯討論過程,唯一的建議就是希望這本書的字體可以大一點,許多無家者牙齒不好,視力也不好,我希望有一天他們可以看到這本書,看到他們的故事被寫成文字。」

她並非像人類學家一樣的長期蹲點,僅僅是面對面的訪談,然而每個人的故事充滿許多驚人而細膩的細節,問她如何取信於這些無家者?「與其說是信任我,不如說是信任芒草心協會,我的角色其實更像艋舺公園給了他們一塊厚紙板,坐在他們對面,我只是把自己的空間也讓出來,讓他們舒服一點,自在一點,他們就把東西放上去,從小講到老。」
我們被國家照顧得好好的,無家者對立於我的成長環境,完全是2個極端。
芒草心協會創立於8年前,為媒體人楊運生和社工張憲忠共同發起。這本書用無家者取代遊民、街友,然而不管叫什麼,這群社會邊緣人給人吸毒、酗酒、髒亂及懶惰的刻板印象仍揮之不去。這樣的人有什麼好寫的?該協會祕書長李盈姿說,無家者社群如同社會縮影,許多人變成無家者,除了是個人的際遇和選擇,但更多是社會結構和產業的變遷,故而有了這本書的契機,讓遊民講自己的生命故事,「理解越多,就更難與之為敵」。李盈姿說這本書雖是芒草心的企劃,李玟萱的人格特質,讓無家者很容易放心,裡面很多無家者,雖為她服務個案,但有些故事她也是第一次聽聞。

然而李玟萱說她很清楚地知道寫這本書的自己是在無家者的對立面。對立的,除了性別,還有自己成長於軍公教家庭的價值觀,「我爺爺爸爸都是軍人,媽媽也在軍方體系上班,家裡嫁的、娶的都是軍方體系,我記得小時候家裡還有糧票、油票,我們被國家照顧得好好的,無家者對立於我的成長環境,完全是2個極端。」2013年,師大社教系副教授徐敏雄在萬華社大學開街友繪畫班,她擔任助教,因為這個經歷,受邀寫這本書,她說,當初寫這本書只是結了婚,沒有工作。
新書發表記者會前夕,她打電話給徐敏雄,說不知如何對外談論這本書,「我跟老師聊,聊著聊著,說寫這本書過程中,遇到奶奶過世。過世前,每天還跟奶奶通電話話家常,問她今天吃了什麼?跟爺爺說了什麼話?然而奶奶過世後,我幾乎拿不起那個電話。老師提醒我,玟萱妳有沒有發現,妳很重視人跟人的關係?講到家人的關係,妳的情緒變得很強烈,後來,我想想我寫這本書也是這樣,我願意接近他們,是他們跟家人和社會的關係都是斷裂。」
我們以為路是理所當然的平坦,但走著走著,突然間你就掉到谷底了。
她不能與我們聊太久,因為先生躺在醫院裡,傍晚做完針灸正在休息,隨時都會醒來,「他不能開口,我問他什麼事情,他只能用眨眼回答好或不好。書出版半年後,先生突然嚴重腦出血,沒有保險,只能仰賴健保。然而礙於規定,我們28天就轉院,大半年來在不同的醫院流浪,所以《無家者》這本書的副標題『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真的是我最切身的體會。我們以為路是理所當然的平坦,但走著走著,突然之間,你就掉到谷底了,連你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
「我在宣傳時,曾說當文字工作者都可能成為無家者儲備軍,不知道是否這句話講錯了?所以面對這樣的處境。」她笑笑地為自己的處境下了註解,訪談中,她輕聲細語,語調未有起伏,即便人生的前半生拍成偶像劇《失去你的那一天》,入圍了金鐘獎,口氣也是淡淡的。

描述前半生,三言兩語就交代清楚,「我出身軍人家庭,從小跟爺爺奶奶住嘉義,讀書就回去高雄跟爸爸媽媽,念大學到淡江,921地震到埔里,在那裡待了8年。」然而生命每個重大轉折,她記得清清楚楚,1996年3月9日,她在同學的宿舍遇見了一個男孩,「見到澤銘的時候,我幾乎是在他開門的那瞬間就覺得是他,那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感覺,在那一秒認出自己人生未來的伴侶,實在太牽強,卻又那麼真實。」那一年,她18歲,遇見此生摯愛陳澤銘。
921那年,她到埔里參與災區重建工作,陳澤銘辭掉電腦公司的工作,到南投山上教書,本來要在農地蓋房子自住,但為了替她圓夢,把房子設計成民宿與咖啡館。男友是她最溫柔的支撐,但她偶爾還要跟他嘔氣,某日男友下山來看她,她卻和男友發脾氣,整夜不說話,隔日,男友趕回山上教書,她醒來才發現身分證配偶欄被用鉛筆寫上3個字「陳澤銘」。
藍屋頂是跟男朋友的夢想,但他過世了,我就不知道藍屋頂要為誰存在?
2007年3月4日下午12點35分,陳澤銘因胸腺癌復發,在家人的陪伴下,自己拔下氧氣罩,得年35歲。
「那段期間其實我感受不到撕心裂肺的痛,更多時候像處於一個真空狀態,我得讓文字打出洞,讓空氣進來,有什麼就寫在部落格上。」她在網路抒發心情,2008年文字集結成《失去你的3月4日》,同年,她靠父親的退休金、男友撫卹金完成了民宿「藍屋頂」,「藍屋頂是跟男朋友的夢想,但他過世了,我就不知道那個藍屋頂要為誰存在?蓋好之後經營半年多,我都在想如果沒有人來我會很開心,因為我也沒能量給人溫暖了。」心愛的人在哪裡,家就在哪裡,她把民宿交給朋友經營,離開藍屋頂,無家者來到了台北。






音樂製作人李欣芸讀了她的書,喜歡她的文字,把她找來音樂製作公司上班,她開始學著寫歌詞,生命翻到下一個篇章。2010年4月21日,反國光石化抗爭那一天,她與友人在火車站抗議,少女時期因撞傷有腰痠宿疾,想起姑姑推薦某黃姓推拿師的診所就在附近,便跑去看診。
胸前繫的抗議領巾還未拿下,她第一次見著了黃志豪。黃志豪推拿之後說她外表看上去很溫柔,但說從推拿的感覺來看,妳應當不太有耐性、脾氣也不像外表那樣,2人維持1年的醫病關係,某一次推拿後說她太會胡思亂想了。她問為什麼?「妳的手紋太複雜,連手指的末端都有點發皺了。」

她心下震動,「一直以來我都很不會說話,譬如一句話我講20%,澤銘會幫我補充那80%,我想要一直很渴望有人替我說話。」確認了彼此的情感,1個月就結婚了。妳這樣不會覺得背叛男友嗎?她說結婚前5天,她反悔,我曾經愛到100%,但現在的愛可能只有80%,先生說沒關係,他已經得到他的100%了,不足的,未來再去創造就好了,「其實我和澤銘的對話至今都沒停過,他是9月17日生日,我在醫院碰到917這個數字我就很安心,都會覺得他還在守護著我,我相信他會很高興我會遇到先生,不然我的人生就會停在那裡。」
她在2012年9月16日結婚,那是前男友澤銘生日的前一天,因為她必須決定要留在過去或走向未來。「先生房子買在我北投娘家附近,辛苦工作養家,鼓勵我寫作,能夠以對文字、對人的熱情,去記錄這些街頭的朋友的熱情。」去年5月23日,41歲的先生在生日前一天突然中風癱瘓,「他躺在病床上,眼神放空,我看著他的臉,但腦袋中都是他健康的樣子,怎樣都連結不起來,我從未想到有這麼一天。」
我曾問他為什麼在外面那麼靦腆,在家卻這麼好笑?他說需要讓妳開心啊。
以為自己置身遊民的對面,然而面對千瘡百孔的社會福利政策,中產階級跟遊民也沒有什麼不同。先生在工作中發生腦出血,但勞保局認為沒有打卡可供證明他上班時數過長(過勞)造成,所以無法認定為職災,僅屬於個人健康因素。雖然有健保,但看護與復健費用,大半年也花了上百萬元。北投的房子仍在繳房貸,但有了房子,就沒辦法申請補助和救濟金,「可能你也沒氣力撼動這些事情,就只好跟著,不得已,我也只好賣了藍屋頂。」

錢可解決的事都是小事,最洩氣的是每轉一次院,醫生都說她先生不會好了,「但我相信他有一天會跟我說話,能開始吃第一口飯,起身跟我手牽手散步。」她的回答帶著微笑,妳怎麼還笑得出來呢?「先生不能控制臉部肌肉,每天都面無表情,但笑可以幫助牽動他的臉。以往都是先生逗我笑,我曾問他為什麼在外面那麼靦腆,在家卻這麼好笑?他說需要讓妳開心啊。現在不擅長講笑話的我也想讓他開心,所以都拜託朋友寄笑話給我,因為沒有什麼時候,比現在更需要笑了。」
李玟萱小檔案
- 1977 出生高雄
- 1996 結識陳澤銘
- 2007 陳澤銘因胸腺癌病逝
- 2008 出版《失去你的3月4日》悼念男友, 民宿藍屋頂竣工
- 2010 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畢業
- 2012 與黃志豪結婚
- 2015 《失去你的3月4日》改編電視劇《失去你的那一天》,獲金鐘獎4項提名
- 2018 《無家者》獲台北書展非小說類首獎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