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萱專訪之二】摯愛猝逝 她的愛情故事拍成偶像劇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李玟萱和陳澤銘相識於1996年3月9日,陳澤銘2007年3月4日因胸腺癌病逝。(李玟萱提供)
李玟萱和陳澤銘相識於1996年3月9日,陳澤銘2007年3月4日因胸腺癌病逝。(李玟萱提供)
新書發表記者會前夕,她打電話給徐敏雄,說不知如何對外談論這本書,「我跟老師聊,聊著聊著,說寫這本書過程中,遇到奶奶過世。過世前,每天還跟奶奶通電話話家常,問她今天吃了什麼?跟爺爺說了什麼話?然而奶奶過世後,我幾乎拿不起那個電話。老師提醒我,玟萱妳有沒有發現,妳很重視人跟人的關係?講到家人的關係,妳的情緒變得很強烈,後來,我想想我寫這本書也是這樣,我願意接近他們,是他們跟家人和社會的關係都是斷裂。」
我們以為路是理所當然的平坦,但走著走著,突然間你就掉到谷底了。
她不能與我們聊太久,因為先生躺在醫院裡,傍晚做完針灸正在休息,隨時都會醒來,「他不能開口,我問他什麼事情,他只能用眨眼回答好或不好。書出版半年後,先生突然嚴重腦出血,沒有保險,只能仰賴健保。然而礙於規定,我們28天就轉院,大半年來在不同的醫院流浪,所以《無家者》這本書的副標題『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真的是我最切身的體會。我們以為路是理所當然的平坦,但走著走著,突然之間,你就掉到谷底了,連你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
「我在宣傳時,曾說當文字工作者都可能成為無家者儲備軍,不知道是否這句話講錯了?所以面對這樣的處境。」她笑笑地為自己的處境下了註解,訪談中,她輕聲細語,語調未有起伏,即便人生的前半生拍成偶像劇《失去你的那一天》,入圍了金鐘獎,口氣也是淡淡的。
即便每天仍在醫院和家裡奔波,李玟萱仍保持閱讀習慣,她說那是生命的活水源頭。
描述前半生,三言兩語就交代清楚,「我出身軍人家庭,從小跟爺爺奶奶住嘉義,讀書就回去高雄跟爸爸媽媽,念大學到淡江,921地震到埔里,在那裡待了8年。」然而生命每個重大轉折,她記得清清楚楚,1996年3月9日,她在同學的宿舍遇見了一個男孩,「見到澤銘的時候,我幾乎是在他開門的那瞬間就覺得是他,那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感覺,在那一秒認出自己人生未來的伴侶,實在太牽強,卻又那麼真實。」那一年,她18歲,遇見此生摯愛陳澤銘。
921那年,她到埔里參與災區重建工作,陳澤銘辭掉電腦公司的工作,到南投山上教書,本來要在農地蓋房子自住,但為了替她圓夢,把房子設計成民宿與咖啡館。男友是她最溫柔的支撐,但她偶爾還要跟他嘔氣,某日男友下山來看她,她卻和男友發脾氣,整夜不說話,隔日,男友趕回山上教書,她醒來才發現身分證配偶欄被用鉛筆寫上三個字「陳澤銘」。
藍屋頂是跟男朋友的夢想,但他過世了,我就不知道藍屋頂要為誰存在?
2007年3月4日下午12點35分,陳澤銘因胸腺癌復發,在家人的陪伴下,自己拔下氧氣罩,得年35歲。
「那段期間其實我感受不到撕心裂肺的痛,更多時候像處於一個真空狀態,我得讓文字打出洞,讓空氣進來,有什麼就寫在部落格上。」她在網路抒發心情,2008年文字集結成《失去你的三月四日》,同年,她靠父親的退休金、男友撫卹金完成了民宿「藍屋頂」,「藍屋頂是跟男朋友的夢想,但他過世了,我就不知道那個藍屋頂要為誰存在?蓋好之後經營半年多,我都在想如果沒有人來我會很開心,因為我也沒能量給人溫暖了。」心愛的人在哪裡,家就在哪裡,她把民宿交給朋友經營,離開藍屋頂,無家者來到了台北。
陳澤銘為替李玟萱圓夢,將原本自住的房子設計成為民宿藍屋頂。(李玟萱提供)

李玟萱小檔案

  • 1977 出生高雄
  • 1996 結識陳澤銘
  • 2007 陳澤銘因胸腺癌病逝
  • 2008 出版《失去你的3月4日》悼念男友, 民宿藍屋頂竣工
  • 2010 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畢業
  • 2012 與黃志豪結婚
  • 2015 《失去你的3月4日》改編電視劇《失去你的那一天》,獲金鐘獎4項提名
  • 2018 《無家者》獲台北書展非小說類首獎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