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投資台股,一遇重挫行情都會緊盯盤勢,畢竟分秒間震盪,股市裡的財富稍縱即逝。但溫國信卻從容跟市場「保持距離」,他耐人尋味道出一句:「太接近市場,會賺不到錢!」
實際上,溫國信的台股操作並不貼近盤面,「台股主流漲的都是電子股,殺下來當然也是電子股跌最重,但我不太碰電子股,自然不必擔心指數大跌。」可別以為投資組合裡少了股性活潑的電子股,溫國信的操作績效就相形失色,多年來他秉持存好股理財的原則,年獲利平均照樣達15%。
去年他精選出19檔倉儲股,名單遍及傳產、金融產業,就是沒有任1檔是科技電子股,計算當年度入帳的股利和股價漲幅(2016年11月15日至2017年10月12日),這19檔個股1年來平均報酬率達17.45%,其中裕融報酬率高達52%、群益期獲利36%、華票也賺進25%。
溫國信表示,股票會漲有諸多因素,包括技術面的籌碼、基本面的題材,但他最看重的是:公司股利政策,「因為當1家公司配發越多的股利,會直接回饋在股東的報酬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