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賭上身家 卡位龍頭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帶領街口支付闖出5億元的交易額,胡亦嘉的目標是拿下電子支付的龍頭。
帶領街口支付闖出5億元的交易額,胡亦嘉的目標是拿下電子支付的龍頭。
2015年,頂著前開發金董座胡定吾之子光環的胡亦嘉,宣布創辦街口支付,3年過去了,父親的政商實力替他的創業路加分不少,但富二代不當少爺,他親自和員工跑實體通路拉合作,賭上全部身家。
今年初拿下經營電子支付執照後,胡亦嘉快馬加鞭連結超過10家銀行,截至2月,每月交易量320萬筆,每月交易額破5.6億元,他不以單純的支付業者自滿,正逐步建構金融生態圈,目標在7兆元現金轉電子支付的市場中,贏者全拿。
領著我們走在熱鬧的台北東區商圈,胡亦嘉喃喃細數街邊的店家,我問他在算什麼?他說,他在算如何讓所有店家,未來都使用街口的支付系統交易。

撒錢搶市 擴增通路

2015年10月上線的街口支付,憑藉著瘋狂撒錢圈地,兩年多來,每月交易量從1.9萬筆暴增至今年2月的320萬筆,每月交易額也成長近150倍,達5.6億元。目前街口在台灣連結超過五萬家實體通路,今年一月甫拿到電子支付機構營業執照,更迅速串聯10家銀行帳戶,下半年的目標則是反攻線上商家,頻頻超車同行,卡位市場龍頭的意味十足。
「人家說台灣的市場不大,說現在使用現金交易很好,但我相信社會不會倒退走,一定是往電子化發展。」胡亦嘉打趣地說:「這就像30年前,沒有智慧型手機,我爸媽還是活得好好的,但是智慧型手機會因此不出現嗎?」
為拓展實體用戶,街口支付走進夜市,推廣電子支付系統。
胡亦嘉算了一本帳,「台灣目前現金交易市場規模是7兆元,信用卡則是3兆元,我就是把商品做好,現在大家習慣使用現金,但我相信,就算要花上10年的時間,總有一天我會等到台灣全部使用線上支付的時候,我總有一天等到你。」
農曆年前,電視上強力放送著藝人張鈞甯,巧笑倩兮地在手機螢幕上點擊APP,對好友圈發出線上紅包的廣告,50元、88元的小額紅包,開始打破了台灣長久以來,親友間發紅包的傳統方式。
事實上,透過手機連結銀行帳戶,再建立好友圈,轉發紅包送現金、隨機搶補貼等活動,在電子支付圈裡不算新鮮事。2014年,中國業者騰訊推出微信紅包,轟動一時,但在台灣,胡亦嘉卻是第一個敢大動作推億元隨機紅包,且在45分鐘內,完成發出百萬紅包創舉的業者。
為了推廣活動,胡亦嘉以身作則,發給同事、親友的紅包超過20萬元,就連給父母的過年紅包,也要長輩透過街口領取,「爸媽教起來很難,但你要領我的紅包,就請你下載街口、實名制,然後開通電子帳戶,我告訴他們,QR Code在此,你就掃吧!」
自爆出門不帶錢的胡亦嘉,是自家系統的重度使用者,每月使用量超過一百筆,搭車、購物、吃飯全靠街口,就連養了十多年的愛犬yoyo送洗,他跟店家商談,請對方裝設街口,「我當然有私心,像逛夜市,我想吃的攤位不收街口,我只好不吃。」

家世顯赫 學霸菁英

提起事業規劃自信而無畏,今年還不到40歲的胡亦嘉,家世經歷著實顯赫驚人。祖父胡炘曾是蔣中正時期的侍衛長,父親胡定吾是前開發金董座、行政院無任所大使,胡亦嘉從小跟著父親在外國跑,加上興趣使然,別人頭疼的英文、數理難不倒他,也是一方學霸。
對數字敏感的胡亦嘉(右),從小就是學霸,數理、英文都難不倒他。
「我印象比較深的是,高一我很愛打籃球、天天玩,爸媽認為這樣不行,要求我還是得考上好大學,所以從高二開始,我想至少每天上課不能睡覺,要聽老師在說什麼,結果一放榜,我是全校第一名。」
胡亦嘉對數字敏感,是第一屆大學推薦甄試生,他申請上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又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畢業後成了華爾街的金融菁英。
在華爾街的訓練,造就出他理性,甚至有些看似孤高冷傲的個性。他解釋:「其實個性不是刻意的,過去在投資標的時,如果你情緒容易波動,把那些錢當成自己的,投資就會出現誤差。」

轉戰中國 回台創業

2008年,當時28歲的胡亦嘉在父親一句:「你該回來了,中國才是未來的關鍵。」他放棄新台幣2000多萬元的年薪,從美國轉戰中國蘇州,成了胡定吾與全國工業總會在昆山合作的台灣商品交易中心總經理特助。
穿梭兩岸工作7年多,他見證了中國網路經濟快速崛起,透過阿里巴巴的團購平台「聚划算」,「三天內賣掉30多噸台灣芒果」,是胡亦嘉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2014年義美集團接手交易中心,隔年他回台創業,靠著過去在美國對沖基金賺的錢,及父母、股東的支持,成立街口支付。
胡亦嘉與家人感情融洽,時常定期聚餐。(胡亦嘉提供)
頂著父執輩的光環與人脈創業,胡亦嘉不否認,相較於其他新創者,他總能更快速地找到Key man,「銀行的體系這麼龐大,你在裡面轉來轉去,跟兔子跳進叢林裡一樣,肯定死得很慘,但我父親也講明,我是幫你約人,但人家要不要你的東西,你得自己談。」
但另一方面,胡亦嘉心裡清楚,外界是睜著眼在看他表現,「人家知道你是誰的兒子,知道你是有錢人家的小孩,覺得你失敗也沒什麼大不了,反正你可以回去給你爸養,越是這樣,我越不能丟臉。」
胡亦嘉(左)從小跟著父親胡定吾(右)在國外參訪。圖為父子在1996年的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場。(胡亦嘉提供)
胡亦嘉形容,創立街口,其實是他在拚一個賭上全部身家的機會,「我知道我有優勢,我的家人會支持我,我可以過不錯的日子,但我義無反顧的賭上一切,我不怕把錢撒光。」

土豪補貼 衝用戶數

創業初期,為了衝出店家與會員數,也讓自己擁有更多的籌碼替添加子彈,他跟著同事四處找商家、談合作。去年3月,Apple Pay登台,一夕間台灣支付系統群雄並起,胡亦嘉便把去年4月訂成支付月,不只要衝出知名度,也要訓練店家。
「最糟的用戶體驗,是你拿著手機到店家,但營業員不會用。」胡亦嘉說:「當支付系統很多的時候,店員也會搞不清楚,我的策略是推特定通路日,譬如週一大家都在超商、都使用街口,營業員就是一直掃、一直掃QR Code,你說這樣他熟不熟悉?我們的用戶數也從去年四月一直飆升。」
胡亦嘉認為,拿下電子支付執照,才能從事後續的衍生商品。
除了訓練使用慣性,胡亦嘉還打出土豪式的撒錢焦土戰,「支付的核心就是你的通路要鋪滿、鋪多,一開始我們通路少、用戶少,說要做活動,你連補貼都貼不進去,後來我們放手大膽做,一口氣推500元折200元,品牌也就打出來了。」
為了方便整理,留著半長髮的胡亦嘉,說話的語速飛快,在他看來,撒錢圈地是街口支付系統拉開市場差距的關鍵。「市場都知道街口是最能撒錢的,撒起來也是第一名的,這是因為我沒有極限,撒錢是3年內不會停止、不會收手的。」
心思全放在創業,胡亦嘉每天都穿著一身黑衣黑褲,加班太晚,就吃夜市填飽肚子。
「做支付肯定要砸錢的,去年3月有同業跟我說,是不是不要撒那麼重、那麼凶?我告訴他,我還在熱身,還沒開始咧!」胡亦嘉笑說:「坦白講,三年內我都不打算損益兩平,我看的是每個月用戶數和黏著度,我在乎的是你下個月會不會回來繼續用?」
「這是贏者通吃的市場,未來在台灣,大家的手機頁面上,只有一家業者能活下來。上市公司砸一百萬美元,但獲利沒有提升,市值可能就掉一半了,但像亞馬遜、Airbnb這些新創網路公司,我砸錢讓用戶數提升,市值就是增加五倍,可惜台灣習慣凡事看獲利,大家做得綁手綁腳。」

拿下執照 證明自己

其實,胡亦嘉祭出撒錢優惠並非毫無邏輯,背後都有一套精密的計算,「你買一杯飲料60元,街口貼補半價30元,大家都說我們很豪邁,可是只用30元買得一個新用戶,甚至能確保用戶體驗是開心的,比起花150元下載遊戲、加會員,30元的新用戶成本很低。」
今年一月,街口再下一城,取得電子支付經營執照,打通銀行帳戶的分界,胡亦嘉說:「我們大概是有史以來,闖進金管會最年輕的店家。」
胡亦嘉(右2)不以單純的支付系統業者自居,他正逐步建立自己的金融生態圈。
「(行動支付)只掛個信用卡,金流沒有打開、水沒有流得通,就沒辦法做轉帳、做後續的金融衍生商品。」胡亦嘉不以單純的支付系統業者自居,「台灣現金市場有7兆元,等金融商品全部拉起來,這是一個很恐怖的生態圈。」
「別人說我手上有多大的資源,但創業以來,我一直不斷地再推翻、再攻破自己。」訪談時維持一貫金融人冷靜的胡亦嘉,聊到自己對創業的付出,表情才豐富了起來,這或許是亟欲證明自己的樣子,「我在上面投入、放棄的,我相信不比別人少,你可能沒辦法想像,但做這件事情我不感到痛苦,It's very happy for me。」

後記:創業宅男 加班人生

因心思全在創業且物質欲望低,胡亦嘉每天都是一身黑衣黑褲打扮,鞋子也是穿破了才換。他每天平均加班到晚上11點,除夕吃完年夜飯就回到公司加班。
從去年11月到今年3月,只放自己3天假,他對吃什麼不在乎,肚子能填飽就好,近期忙得連籃球也不太打,遛狗成了他少數的休閒。「最近一次放假,我租片在家看《雷神索爾3》,我家人都覺得我太宅了。」
碰上愛犬,冷靜的胡亦嘉難得出現少男心。
不過,年屆不惑的胡亦嘉,自然是家人逼婚的重點,老爸胡定吾每年都下通牒,要他完成目標。胡亦嘉笑說:「我自己當然也想,畢竟我哥哥跟妹妹都結婚有小孩了,但一忙起來,一年又一年就這樣過去。」

胡亦嘉小檔案

  • 出生:1980年生(38歲)
  • 家庭:未婚
  • 現職:街口網絡公司執行長
  • 學歷: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財務數學研究所碩士
  • 經歷:對沖基金經理人、台灣商品交易中心總經理特助、杰可斯貿易執行長
  • 休閒:遛狗
  • 座右銘:夢想成就未來
  • 經營心法:降低人事糾紛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