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沒有百分之百都中,投資也沒有百分百的勝率。」但電腦工程師出身的黃柏仁發現,長期投資ETF的勝率極高,遠比選股投資要好,「過去十多年的投資績效裡,我有一半時間贏0050(元大台灣50 ETF),有一半時間輸,這意味著,一般投資人直接買0050就好了。」
【ETF達人】股災大賠5成 他發現機械式買ETF就能輕鬆年賺9%

投資和射箭一樣,不會百發百中,但可以提高勝率。喜愛射箭的ETF達人黃柏仁就瞄準長期勝率極高、交易成本較低的ETF,作為累積退休金的投資工具,年化報酬率達9%,工作14年就達到財富自由。
黃柏仁檢討績效發現,自己忙進忙出的結果還是和被動式投資工具ETF打平。事實上根據美國統計資料顯示,如果持續投資ETF達20年,勝率高達97%,年化報酬率落在5%至7%間。「買ETF是存退休金最簡單的方法。」看似平實的笨方法,黃柏仁卻證明最好用,因為他就是藉此輕鬆存下一筆還不錯的退休金。
讓黃柏仁領略到ETF機械式操作法的好處,來自於2000年網路泡沫的教訓。1998年黃柏仁剛結束美國華爾街的工作回到台灣,他與當時多數投資人一樣,全力押注網路股,結果這場股災讓他大賠5成,「辛苦一年的薪水全都沒了。」黃柏仁事後檢討,跟上熱潮賺的雖然是快錢,但熱潮上的東西是不能碰的,因為跟風容易,判斷風向改變卻很困難。
「人在一生中,至少會碰上4到6次股災吧!但重點是一定要記取教訓。」記取教訓的黃柏仁開始大量閱讀投資經典,從股神巴菲特讀起,「我運氣很好,剛好讀到指數型基金教父約翰‧伯格(John Bogle)的書,同時間遇到台灣第一檔ETF掛牌。」
黃柏仁解釋,「假如你相信市場大部分時間是有效率的,就一定會給你報酬。」而比起主動式基金,低手續費的指數型基金拉長時間來看,長期報酬率反而可以排在前面。
「股市是充滿騙子的地方。」在挑選ETF時,黃柏仁建議以最具代表性的指數為主,例如代表台股的0050、或者代表美股的標準普爾指數等,「這些市值最大的公司往往大者恆大,而且公司治理最好,較能安心長期持有。」
和黃柏仁相識多年、獨立理財顧問廖義榮指出,「要像黃柏仁那樣提早退休卻不吃老本,最重要是找到能夠產生被動收入的投資。」而ETF就是很好的工具,尤其是全球型、新興市場型的區域型ETF,可降低長期持有的風險。
至於操作頻率上,黃柏仁強調,不管是每個月、每半個月或是每季買都可以,重點是定期買。「不要拘泥於線型或其他技術指標,長期來看,買進時點不重要,高點買進反而是好事,這樣跌的時候你會更敢買,因為變便宜了。」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