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巷串門子】慢吞吞就好 羊腸窄巷的台南老派生活會員專區美食旅遊蝸牛巷藏身在台南老城區,錯綜複雜的巷弄,封存濃濃生活感。文 牟迎馨攝影葉琳喬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8.05.27 17:30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台南老屋住宿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蝸牛巷,台南作家葉石濤筆下的西城巷弄,走讀橫街窄巷,蝸居藝術伴隨文學註腳。老職人守著手作傳統,新世代樂在街坊生活。小巷串門子,溫吞生活感,譜出迷人的府城札記。蝸牛巷充滿生活感,懷舊裝置藝術和葉石濤的府城篇章,有如街頭小品。從車水馬龍的永福路大街,鑽進狹仄的81巷,石板路泛漾新鋪的亮灰色,鏤刻著「蝸牛巷」3個字。葉石濤的文字像是書卷般鋪展巷弄間,一隻隻蝸牛恣意狂想現身角落,我不由自主跟著慢半拍,匍步晃逛迷宮似街區。葉石濤的老宅位在民生路一段157巷25號後。葉石濤的蝸居躲在羊腸小巷,巷口的藍晒圖手法裝置藝術寫著:「在這蝸牛巷頭買了老屋居住,貪的是這巷路……是鬧區中幽靜的山谷的關係吧。」這段文字出自葉老的《往事如雲》,老作家筆下的時空脈絡,依稀烙印在橫街窄巷。年輕女孩和在地囝仔開心打成一片。我停在一幢上了年紀的老宅前,細味葉老的字句:「做了一套麻布夏季西裝,天天招搖過市。」過去,這一帶聚集不少裁縫店,磨剪刀因應而生,「順成磨剪刀」守住老行業,堅持手工磨刀。一刀一剪,一針一線,花時間慢慢來,這正是老街的蝸牛精神。「順成磨剪刀」守住老靈魂,傳承老技藝。拐進永福路2段97巷,「美蓉時裝設計」的圓圈圈招牌,有幾分懷舊味道。美蓉姐扯開熱情的嗓門招呼,「這家店有35年歷史了,一個月最多曾做30幾套西裝,現在台南沒幾家做訂製女裝了。」年過7旬的大姐大依然講究打扮,以行動力挺蝸牛巷的文創活動。「美蓉時裝設計」的復古招牌和小街區相映成趣。斜對門是一幢白色的小房子,醒目佇立街角,有如清秀佳人般脫俗。「那種感覺很特別,好像眼裡就只有它。」秀玲和鎧舟回想初遇的悸動,這對7年級夫妻把老房子改造為民宿「永福97.1」,分享街坊人情味。「永福97.1」的主人夫妻秀玲和鎧舟熱情好客,蝸牛巷串門子少不了這一站。「早年,美蓉姐曾租下這裡,做為裁縫工作室。」夫妻倆用心找回老宅的故事,「不同於台南其他巷弄,蝸牛巷保留了很濃厚的生活感,居民過著老派生活。」秀玲緩緩說。「一個簡單的招呼,人情味就爆表滿出來,這個就是道地台南人的人情味。」鎧舟感性說自己在這裡找到兒時的感動。閣樓客房有小陽台,以蝸牛巷街景作伴。「這房子的瓦頭有個福字,立面有5道門,感覺就像是五福臨門,經歷清領、日治和民國不同時期改建。」秀玲和鎧舟發現老屋密碼,他們沒把殘破不堪放在心上,一心想要修復老屋,呈現原本屬於它的美好。民宿只有2間客房,各自有出入門戶,有如獨立人家。這一家人花了2年時間整修,自己爬上屋頂拆卸土燒瓦,一片片刷淨上漆,再拼組回去;找來老木材行修復木樑,擺上收藏多年的老沙發、舊書桌、圓形燈管等老件家具,滿屋子的美好年代,流淌舒心的生活感。主人家收藏的老件家具,讓老屋更有生活感。「我們不是刻意去設計它,是老房子引導我們這樣做。」夫妻倆順著老格局打點空間細節,客房鋪上老師傅手作的榻榻米、棉被,有種阿嬤年代的氛圍。「棉被老師傅快90歲了,一層一層手打棉花,外層被套是日本老花布。」秀玲到處尋找府城老職人,「手打棉被蓋起來,不會讓你覺得很重,它就是輕輕的,感覺特別舒服。」蝸牛巷內保有不少老宅,引人流連。秀玲又拉著我從2樓陽台俯眺街景,「這小巷舊名叫益春巷,清道光年間開業的益春藥房就在巷口。」櫛比鱗次的小巷人家,親切寒暄聲傳來菜飯香。「曾經有旅人跟我說,這裡很像歐洲的街道,我說,真的嗎?」她臉上浮現陶醉的神情。我點點頭,望著她的笑靨,腦海浮現葉石濤的文字:「台南是一個適合人們作夢、幹活、戀愛、悠然過活的地方。」永福97.1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97巷1號電話:0986-971-971房價:雙人房平日2,300元。美蓉時裝設計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97巷10號電話:06-241-1766順成磨剪刀地址: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38巷3號電話:06-226-5492營業時間:08:00~17:00,每月3、18日公休。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