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搜尋丹尼爾‧特里福諾夫(Daniil Trifonov)與《莫扎特第23號A大調鋼琴協奏曲》,會跑出如下影片:一名男孩坐鋼琴前,頭髮蓬亂,臉頰略顯嬰兒肥,看上去宅宅的、矬矬的。男孩彈琴駝著背,身體搖搖晃晃,前俯後仰,某些時刻,因為擺動過於激烈,下巴簡直要頂到琴鍵了。可是手指在琴鍵上飛快游移,周遭氣流瞬間被他改變,琴聲悠揚宛若天籟,他的額頭和鼻尖都是汗,但臉上掛著笑,真心享受演奏。樂章在一長串纖細脆弱的音調中結束,敘事者內心千百種柔情打轉,戛然而止,欲語還休,莫扎特樂譜中那些幽轉的短句,在宅男手中變成了一聲聲的嘆息。
【丹尼爾‧特里福諾夫專訪一】不論停電或腦震盪 他仍堅持上台演奏

拉赫曼尼諾夫《第3號鋼琴協奏曲》被譽為「世上最艱難的演奏曲」,連拉赫曼尼諾夫也說這部作品太耗心力和體力,「我把這部作品寫得跟大象一樣。」
但沒有任何一個鋼琴家可以拒絕這個鋼琴曲中的聖母峰,28歲的丹尼爾‧特里福諾夫20歲開始演奏拉赫曼尼諾夫,演奏這部作品需要靈活的肩膀與發達的肌肉,鋼琴家閉上眼睛,跳入游泳池,在2米深的蔚藍之中,想像著鋼琴就在面前的泳池,揮動著手臂,他克服浮力,也克服了拉赫曼尼諾夫,水底下的鋼琴家馴服了大象,成為當代最受矚目的古典鋼琴演奏家當之無愧。
音樂世家 迅速竄紅
影片是以色列魯賓斯坦鋼琴大賽實況錄影,上傳日期是2011年6月15日,過了這一天,丹尼爾‧特里福諾夫的命運將徹底改變。

他1991年出生於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父母皆為音樂家,5歲學琴,10歲歲登台彈奏協奏曲,少年時代讀莫斯科格涅辛音樂學院,18歲赴美克利夫蘭,拜師鋼琴名家謝爾蓋.巴巴揚。2010年,他在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初試啼聲,獲第3名,隔年,先後在魯賓斯坦鋼琴大賽和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獲金牌。
頂著鋼琴大賽冠軍頭銜,擠進職業演奏家的行列,這樣的人不少,但像特里福諾夫這樣,迅速成為古典音樂界巨星,卻是鳳毛麟角。他是各大頂尖樂團樂季的常客、每年進行大規模世界巡演,古典鋼琴家出專輯就是出專輯,但他不同,去年獲葛萊美最佳器樂演奏獎之後,他發片還要拍MV,規格比照流行歌手。魯賓斯坦鋼琴大賽後的第2,134天,他跟著義大利聖西西里亞管弦樂團來台演出。昔日的阿宅如今是古典樂界的鋼琴金童,他站在我們面前,黑色西裝外套、寶藍色線衫、金框眼鏡,閃光燈在他身上此起彼落地閃爍著。

他被古典樂權威雜誌《音樂美國》選為2019年度藝術家,琴藝被拿來和年輕的李希特和霍洛維茲相提並論,大前輩阿格麗希讚美他:「他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精湛技巧,他的指尖有柔情和魔鬼二面,我還未聽過這樣的音樂。」記者會上,主持人在他身上加諸一頂又一頂的冠冕,但他低著頭,盯著地板瞧,手指不自覺地敲打節拍,彷彿這一切都與他無關似的。
不畏病痛 堅持演奏
專訪本來排定在記者結束後,一小時的時間內訪問加拍照,但經紀人說,特里福諾夫先生今天還沒練琴,訪問說取消便取消了。對他而言,彈琴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特里福諾夫的專注在樂壇上極其出名:有一次,他在葛濟夫指揮倫敦愛樂交響樂團的音樂會上,中途停電了,他坐在台上,毫不猶豫地在黑暗中繼續演奏;有一次,他上完瑜伽課被台階絆倒了,摔出輕微腦震盪,但仍堅持上台;還有另外一次,他手腕受傷,但打著繃帶就在倫敦完成獨奏會⋯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