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短片《金魚亂倒少女日記》,長久允便已顯露他來自廣告界的長處:形式聰穎、技巧炫目、節奏靈敏;以及對看似「厭世」的青春,有著高度的包容與理解,而構成他鮮明的風格。《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無疑是場更狂放、盛大的展演。 有趣的選角,得以幅射出更多樣的青少年困境與豐富的次文化觀察。導演別出心裁地模仿遊戲打關作為影片章節,讓形式緊緊貼合青少年的興趣關注,也形成一種反諷效果。他肆無忌憚地耍玩長鏡頭、慢鏡頭、觀點鏡頭,彷彿花式滑冰選手,以旋轉、跳躍、以及高速中依舊維持優雅的平衡感,讓人感到刺激美妙,但絕不僅於此。 從入住情趣旅館、超商行竊、狂啖垃圾食物,到組成雜牌樂團在網路一夕爆紅,從無政府(家長)狀態進入到公眾眼界,超脫迷幻的快感很快便被現實複雜的倫理以及大眾的善變給澆醒。難怪得學習冷漠,因為太多虛情假意;難怪要裝作堅強,因為真心太少。不流眼淚,是對愚蠢現實的抽離和反抗,但在自我保護的背後,其實有著更強烈的渴望。是這個內核,讓影片在極盡炫目之能事的操作中不致失控,也為快要陳腔濫調的青少年電影,注入一股個性與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