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是先拍照再訪問,而在拍照時先觀察受訪者與別人說話的聲音、互動的方式,也是一種訪問者的暖身就緒。但這一次,我卻完全沒聽到傅孟柏的聲音,他說話低沉,與攝影的互動往往也只有眼神。像安安靜靜的大型犬,情緒蜷伏著。
【鏡大咖】老男孩 傅孟柏

光聽傅孟柏說話,真的會覺得他很老,慢得像YouTube調成0.5倍速,那樣的速度。不過有一部分也是因為,他認真要回答你的問題。一思索,時間就老了。他演出的角色常常很重,比如電影《返校》的張老師,愛戀中的臉龐像是男孩,心裡卻負重了一個時代。這個男孩,有時很老,有時很鬧。光線變換,一瞬之間就產生了化學變化,眼睛陷下一塊陰影就像躍過了一大段青春,是傅孟柏老男孩式的角色跳躍幅度。

隨時而進 成長極端兩面
不過就像傅孟柏說的,自己其實是有點極端的人。他與柯佳嬿主演的賀歲片《你的情歌》,是他表演作品裡難得的輕鬆。他笑了起來,「拍戲時很開心,很喜歡導演。導演一喊卡之後,就跑過來站在我面前,『對對對,這就是我想要的。』我就覺得好開心哦,再給你一點。」燦笑也如犬系,坦白、和善有著白牙的笑。
傅孟柏雖然是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不過他念的是導演組。32歲的他,最早是拍廣告出道,而這幾年間,他除了以電視電影《最後的詩句》拿下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主角、以電影《范保德》入圍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去年也主演由成龍監製的中國大陸網劇《成化十四年》,預料將會是受到矚目的耽美劇。

對於演出,傅孟柏很有自覺,像是他對角色的認知。比如新作《你的情歌》,他飾演一個多年抑鬱不得志的偏鄉教師,有機會經由學生的歌唱才華翻身時,人心現實的一面就寫實地張開血肉了。他說著戲裡角色:「讓他的可惡之處讓人同情、讓他不要被觀眾討厭⋯我覺得因為利用別人這件事情,他受傷了,讓別人也受傷了。這個過程,他最終成長了,他知道他真的要的是什麼。」
氣氛輕鬆的戲不代表簡單。「它的難度還是滿難的。他給人的感覺是孩子氣、有點長不大,他對於夢想的執著,我希望他像一個男孩一樣純粹、不放棄。但是他面對一些關鍵事情的時候,他是男人。」傅孟柏在說著這些的時候,你知道他體內積存的男孩與男人特質正在起反應。他形容的也是他自己。

他並不否認,自己與角色的相似性。「應該是說,我把自己這種特質跟他合在一起看,因為他年紀也大了,必須成為一個男人,但他成為男孩的時候,又幼稚到不得了。」
生命之前 領略心境移轉
而他自己是個如角色一樣的理想主義者嗎?他想了想說,「我是個浪漫主義者。」在為世界做些什麼之前,他要先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比如,沒去過歐洲的他,去年選擇到西班牙走朝聖之旅,將近30天,是最嚴酷的遊歷方法。前幾年,他的兩隻狗接連離世,他把兩隻狗的毛氈娃娃掛在背包上,走到最後,其中一個竟然掉了。「家人跟我說,『那是因為他準備去投胎了,他跟你走完最後一趟。』我真的爆哭。」你以為傷痛會被時間鈍化,原來它只是流得更細更遠。

但後來,傅孟柏終究再領養了一隻曾被野狗欺負的米克斯,他笑了,說狗的名字叫酷哥。不害怕嗎?他倒爽朗了起來,「我本來也覺得會害怕啊!但是,有些時候那種難過,是你對自己生氣,比方說他不吃飯就對他那麼凶,或是生氣自己沒有一直陪伴著他。現在我就是珍惜相處的每一天,如果要分手,那就分手。反正狗的壽命就是這麼長,即便你不養他,他也只能活這麼久。雖然再次付出感情,一定會再一次承受那種難過,那真的超痛苦的。」
因為外婆及狗接連過世的關係,傅孟柏熱衷讀與生死有關的書。「我試圖對死亡做出一個正面的結論,我也怕自己死掉。我長了一些淋巴結,因為有恐病症,所以常去檢查。在橫店拍戲時得兩次肺炎、燒到攝氏40度,我很害怕,天啊!如果明天就得絕症怎麼辦?」
「但好像某一天,就覺得沒什麼了,就是這樣啊!一顆沙子,在河流裡的一顆沙子。」戲裡被濃縮的人生,彷彿讓他體悟了一些事,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改變了,男孩往男人的心性裡又多走了一步。
活成角色 耗能忘記鏡頭
或許,那些用身體感官跟無所意識的心靈所感受到的,是從側角切進來,把球悄悄投進空曠的籃球場裡,不是那麼直接、不是那麼碰撞,可是往往,會在日後某一個混沌未明的日子裡清楚起來。
他第一次演戲,是在導演曾英庭執導的短片裡,必須要一直往內在挖。「小時候不懂,他叫我準備培養情緒的時候,我一直放我當下覺得最悲傷的音樂,一個人蹲在海邊培養情緒。結果有點過頭了,拍完之後的一個月,好像失魂落魄,不知道哪裡怪怪的。」
但因為所學,傅孟柏一直都保有導演的意識,總是會忍不住服務鏡頭。直到演了《最後的詩句》,那個讓他拿下金鐘獎、在貧窮中飽嘗幻滅的悲慘角色,他才得以從導演視角中解脫。
他回憶,「我必須全心全意活在那個人物裡,才有辦法演到符合劇本上寫的情緒。比方有一場戲,攝影機定在那邊,我走到走廊盡頭,導演沒有要我哭啦!但那場戲我不小心崩潰了,想說崩潰了崩潰了繼續演。後來導演衝過來,說超好,『但為什麼你不轉過來啊?』要是我以前,一定會知道鏡頭在哪裡、我要幹嘛,但當下我完全忘了,我在自己的世界裡⋯」

傅孟柏有一張性格的臉,當他說起「崩潰了崩潰了繼續演」的時候,卻有一種神經質的喜劇感,像是一頭飢餓的野獸正舔起自己身上的血,用情緒餵養自己未知之境的好奇心。
身處角色狀態,傅孟柏可以在雜亂的拍戲現場安靜,然而一回到家,就開始神經衰弱。「我覺得那其實是需要用能量的,我的能量用光了。回到家聽到聲音,一直找是什麼聲音啊?後來發現是在客廳,我在迪士尼樂園買的一個掛鐘。從聽到遠方有個答答答的聲音,我就快崩潰了,戴耳塞還是一直聽到⋯」被傳導的火花還沒斷電,可能終究無法斷電,經由這種刀刃抵住手心的感受,根本,他可能也挺享受這種被角色生吞活剝之後,剩下的自己。
場邊側記
傅孟柏有次到中國大陸拍戲時,第一場戲就被要求演毒癮發作。「我隻身一個人在那裡,想說你們一定是故意的。我讓我的壓力達到最高點,沒有跟自己說,不要想太多,這只是剛剛好場景問題。我告訴自己,他們就是要瞧瞧我可以怎麼樣,好,我現在就弄給你們看,看可不可以把你們給嚇死。」他冷靜地說,「滿極端的。」
第一場戲就被要求演毒癮發作。「我隻身一個人在那裡,想說你們一定是故意的。我讓我的壓力達到最高點,沒有跟自己說,不要想太多,這只是剛剛好場景問題。我告訴自己,他們就是要瞧瞧我可以怎麼樣,好,我現在就弄給你們看,看可不可以把你們給嚇死。」他冷靜地說,「滿極端的。
老師專業戶 傅孟柏小檔案
1987年5月13日生,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導演組。2017年,以電視電影《最後的詩句》獲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主角」; 2018年以電影《范保德》入圍金馬獎「最佳新演員」。2019年,他飾演關鍵角色張老師的電影《返校》票房賣到2.59億元。新作《你的情歌》於1月23日賀歲檔上映。
- 造型:陳慧明
- 服裝:agnès b.(條紋外套)、Christian Dior(黑色斜紋西裝)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