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武漢肺炎輪流爆 宛如另類貿易戰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記憶體生產重鎮韓國疫情大爆發,對全球電子產品供應鏈恐造成影響。
記憶體生產重鎮韓國疫情大爆發,對全球電子產品供應鏈恐造成影響。
武漢肺炎在中國境內趨緩後,外國的疫情卻是連環爆,不僅出現確診病例的國家越來越多,部分國家的狀況更是沒有任何緩和跡象,例如韓國、日本與義大利。而美國與歐洲其他國家的疫情則是才剛要開始。
中國的經驗已經說明了,嚴格封鎖的做法是會有效果的,但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採取最嚴格的管控,那麼等到疫情爆發之後,管控的難度將會困難數倍以上。我們從武漢或是湖北省的狀況就可以了解,屆時消耗的醫療資源與死亡人數都會相當可觀。
更重要的是,其他國家不見得能像中國那樣採取嚴格的封城措施。例如韓國大邱,雖然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但目前為止尚未強行控制人員流動,而韓國也沒有禁止來自中國的遊客。這讓韓國的確診人數不斷攀升,每日的新增確診人數都還在創下新高。
韓國只是全球肺炎疫情爆發的一個縮影。
在這之前,全球關注的是中國的疫情與復工狀況。但以目前來看,即便中國開始復工,但缺少了韓國的記憶體、日本的化工材料、德國的精密機械,或是美國的晶片,這樣的復工能否持續下去呢?

疫情趨緩 至少一個月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武漢肺炎在各個國家輪流爆發,宛如是一場另類貿易戰。
在這全球化的分工體系裡,只要缺少了一個國家,整個供應鏈體系可能就要停擺,關於這點,或許從去年的美中貿易戰及日韓貿易衝突就可以了解。
而麻煩的是,這場另類貿易戰,可不是2個國家領導人之間簽署什麼協定就可以結束的。
目前包括韓國、日本、伊朗等國的確診數字都未見趨緩現象,而歐洲各國與美洲的疫情可能才要開始。
即便按照過去的經驗,冠狀病毒在30度以上的高溫會降低活性,並縮短生存時間,但上述溫帶國家可能要等到4月,甚至5月,才有可能出現25度以上的高溫,也因此,疫情想要緩和下來,恐怕還要1個月以上,投資人必須要重新檢視疫情擴散後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