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界LV 5】耗10年革命 他推智慧生產成螺絲界先驅會員專區財經理財陳駿彥(左)和舅舅、世豐螺絲董事長杜泰源(右)年紀相近,採訪時2人戲稱自己是男子團體「5566」。文 邱莞仁攝影林韋言發布時間 2020.06.15 10:54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螺絲創業陳駿彥世豐螺絲頭家開講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自喻似蚯蚓 韌性求生為了導入智慧生產系統,形容自己也不斷在進化的陳駿彥,遇到員工抱怨電腦資料輸入問題,他便在磅秤上加裝電子感測器,省去資料輸入錯誤,再架設生產排程,讓資訊精準攤在陽光下,管理端可成功估算產品可能的成本、人力與交期,生產不再拖拖拉拉。陳駿彥解釋,「以前螺絲廠的平均交期是90到120天,導入智慧系統後,我們的平均交期已經縮短到70至90天,在螺絲圈中,還沒人這麼做。」陳駿彥在產線上架起多塊液晶螢幕,讓生產資訊透明無紙化。這場改變工法的革命歷時10年,投資超過3千萬元。指著懸掛在產線上放的液晶螢幕,陳駿彥說:「現在我們的工單只用電腦掃描,大家看了就知道,這批螺絲是誰做的、花了多久時間,還可以看到生產的名次高低,這讓我們工廠看起來很不一樣。」去年中旬,父親陳得麟退休,陳駿彥的舅舅杜泰源接任世豐螺絲董事長。杜泰源過去曾在世豐工作,1992年,他嚮往父親白手起家,離開世豐,在外創立世鎧精密,主攻精密複合螺絲。由陳駿彥主導,這一場改變傳統生產工法的革命歷時10年,投資超過3千萬元。自喻似蚯蚓 韌性求生「我會創業,跟我姊夫他們沒有關係,是我個人的生涯規劃。」杜泰源是杜福來最小的兒子,年紀和陳駿彥相近,一位55年次、一位66年次,採訪時2人不時戲稱自己是男子團體「5566」,杜泰源說:「我爸常常講,我創造這個舞台,你會不會演戲,就要看你自己。」而螺絲是發展成熟的產業,世豐第1代建立基礎,第2代在全球開疆闢土,傳承到第3代,陳駿彥改變傳統生產工法,成為業界智慧工廠的標竿。他感慨地說:「企業能走到將近50年不容易,世豐的標誌是一隻S形的蚯蚓,我也是蚯蚓的精神,不管什麼路、什麼地都可以鑽,而且很有韌性,就像蚯蚓被切斷了,還是可以繼續活下去。」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