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爆賣王5】供應商偷加料 他花3千萬上了一課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執行長張佑承(右)將愛上新鮮打造成自己最有力的通路。
執行長張佑承(右)將愛上新鮮打造成自己最有力的通路。
但產品非自製,有時也有風險。2017年,他引進泰國小顆的去皮鳳梨,雕成螺旋狀,取名龍王鳳梨,1顆39元,產品新奇,打中不愛削果皮的年輕族群,半年就賣10個貨櫃。
因訂單爆量,泰國廠供貨不及,便瞞著他買其他鳳梨添加甜味劑,吳榮和稱此次事件是寶貴的一課,「賣出去的3千多萬元全賠,之後就編制專業的食品安檢人員進公司,任何東西上架前都先檢驗,學到這個反而更加分。」當時吳榮和誠心道歉,告誡自己每一步都要走的更小心,因為愛上新鮮網站單日流量就有20萬到30萬人。
吳榮和能大膽做品牌,全來自執行長將愛上新鮮打造成自己最有力的通路。
佑承講解時習慣寫下重點,關於廣告成效的關鍵,紙上浮現素材、產品和廣告設定幾個看似簡單卻不容易的字。他緩緩解析,公司有團隊專門拍攝照片和影片等素材,「這禮拜投報率比較高的商品是哪支,代表市場對這類產品需求高,可以多做素材去推。」
張佑承(左)指導同仁拍攝照片角度,會決定產品看起來是否美味。
張佑承在臉書投放廣告有7年經驗,已分析出如何將錢花在刀口上,例如瀏覽過網站、搜尋過關鍵字的目標受眾是加強投放的對象,「很像科學實驗,逛過網站的人又可以再分類,看多久時間、哪些產品,有沒有買過,都可以細分,我們廣告成效好,去年廣告費還下降30%。」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