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恰巧碰上志工彭及銓,他熱情地拉著我們介紹林家的故事,新瓦屋是一座封閉型村莊,前有曬穀場、後有水圳圍繞,以祠堂「忠孝堂」為中心發展,典型聚落型態,充分反映了客家家族的緊密與傳統,過去走訪不少古蹟老宅,但新瓦屋帶著更多人味,讓人感覺不像逛古蹟,更像是去林家拜訪。
闖入林家大屋拜年買菜 「新瓦屋」忠孝堂看鳳凰柱與添丁燈籠

紅磚瓦、百年老樹與屋瓦斑駁的三合院,若不是周圍的高聳大廈提醒著,來到「新瓦屋」真會讓人忘了自己正身處竹北的精華地段。新瓦屋是全台第一個客家文化保存區,在文史工作者與林家後代的努力下,才將兩百餘年的老聚落保存下來,成了最珍貴的永久釘子戶。


林家在清朝時秀才輩出,可說是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連光緒都曾賜下匾額表彰。梁柱上掛滿新舊紅燈籠,彭及銓向我們解釋,早期的客家人飄洋過海落戶定居,在傳統觀念裡生男丁才能壯大家族,燈籠也代表著家族寄望,願「添丁」綿延子嗣。過去傳統文化重男輕女,可抬頭一望,梁柱上畫的竟不是龍而是鳳凰,原來是感念當年家主林象賢的夫人,人稱象賢媽,守寡後一手撐起整個林家,方有今日的開枝散葉。


林家後代、同時也是現任新竹新瓦屋花鼓協會理事長林保煙,與我聊起大家族盛況,農曆春節至少會有上千位林家人回到忠孝堂上香,人多時還要排時段輪流;先人當年來台拓墾艱辛,要世代慎終追遠,不忘客家精神。

百年新瓦屋保存了舊公廟、古井等珍貴遺址,包括清嘉慶年間至今的「泥磚屋」,也就是俗稱的土埆厝。新竹縣農民直銷站就開在老古厝裡,一大早擠滿逛街買菜的人潮,當地人都笑稱這裡簡直是生意最好的農會。

串連新竹小農自產自銷,架上的蔬果不僅新鮮現採,且都附有履歷,不僅婆媽愛來這裡買菜,當日也撞見不少年輕人專程來補貨。整座新瓦屋園區除了老屋,還有咖啡廳、市集、網美打卡點玻璃牆集會堂,以及號稱新竹最美的獨立書店「或者」,逛都逛不完。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123號
- 電話: 03-658-0651
- 開放時間:園區24小時開放,新竹縣農民直銷站09:30~17:30。
- 備註:導覽時間為每週六、日10:00、15:00,團體須事前預約。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