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排灣族的廖季溱臉上隨時都掛著燦爛笑容,笑聲的感染力也極強,主業是貨車司機的她,自包自售原住民傳統美食「吉拿夫」(Cinavu)近4年,問到開始這項副業的起因,她笑說先前女兒在餐廳打工,帶了她製作的吉拿夫分享給同事,餐廳的人一吃驚豔,還極力建議廖季溱:「這樣的手藝跟美食應該要讓更多人吃到。」行動派的她就這樣為人生另闢了一條新路線。
【端午超前部署3】部落美食「吉拿夫」參一咖 排灣族用芋粉、小米裹成粽

雖說尬南北粽好像已經成為端午期間的固定節目,但除了長期登擂台的南北粽,還有不少帶著產地基因的各方好粽。今年想來點特別的,不妨嚐嚐排灣族以芋粉、小米製成的「吉拿夫」。




廖季溱說:「過去小米不易種植,因此吉拿夫通常只有在祭典、節慶、招待重要貴客時才會使用。」如今小米取得較以前容易,廖季溱也變化出更多口味。我最喜歡的「南瓜小米吉拿夫」,內餡無多餘調味的南瓜,意外如奶油般柔滑化口,餡料中的豬肉條也與口感軟香粗礪的小米融合得恰到好處。



另一種常見的吉拿夫,則是以原生種芋頭烘成乾後磨成粉取代小米,吃起來比小米製的吉拿夫更為軟綿,口感近似散發芋香的粉蒸肉。


無論是芋粉或小米的吉拿夫,共同點是外層都可直接食用的「假酸漿」葉。廖季溱特別提到,假酸漿對原住民來說,是日常生活中常入料理的野菜。



「其實很多人還是對原住民不大了解,對於要嘗試我們的傳統食物也會猶豫。」雖然廖季溱對此感到可惜,但認真跑遍各大市集擺攤的她已漸漸打出口碑,她笑說:「我都會鼓勵來攤位的人先試吃看看,很多客人試吃後都會跑回來買!」
黑珍珠原住民小米粽
- 電話:0909-917-173
- 訂購資訊:請致電或搜尋臉書粉絲頁「黑珍珠原住民小米粽」
- 刷卡:不可。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