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大咖】命定之路 李玉璽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一直給人現代又時尚感的李玉璽,一腳跨入充滿許多台灣在地元素的戲劇《神之鄉》,讓人充滿好奇。
一直給人現代又時尚感的李玉璽,一腳跨入充滿許多台灣在地元素的戲劇《神之鄉》,讓人充滿好奇。
對李玉璽的印象,還停留在《我的少女時代》那位風靡大眾的校草,怎麼一下子他就跨入電視劇《神之鄉》,演起了傳統宮廟的一分子。這個反差有點大,我們都得消化一下。

校草轉行8+9 李玉璽

1993年3月31日生,2014年以個人專輯《搖滾小日子》出道,演出電影《我的少女時代》打開知名度,最新作品為電視劇《神之鄉》。

爺爺、奶奶是基督徒,爸爸、媽媽卻信台灣的道教,李玉璽從小就接受東西方的宗教洗禮,看似矛盾但實則一點也不衝突。(翻攝自李玉璽IG)
李玉璽曾說過,演戲之於他,還不如做音樂,興趣較濃厚,那是什麼讓他改變了?「其實一開始缺乏興趣,是因為我完全沒有接觸過演戲這件事情。而且當時我才剛出道、剛發片,歌手的腳步都還沒站穩,就去嘗試新的、沒接觸過的事情,會有點排斥。」李玉璽說,經紀公司建議他,有機會就該去嘗試,嘗試後才知道適不適合,因此接拍《我的少女時代》。

演戲當創作 宮廟基督同住屋簷下

「既然要做會讓觀眾朋友們看見的事,就會希望做好,因而很深入地瞭解演戲,開始產生興趣。」李玉璽認為自己最有興趣的是創作,演戲亦是一種創作,實際接觸後也發現其中有趣的部分。但更重要的是,演戲開拓了他的視野,「因為我很宅,很多事情不願意去體驗,我覺得拍戲提供很多機會,可以讓我去嘗試不曾試過的事情。」
《神之鄉》有許多桃園大溪的在地元素,李玉璽(右)說:「原來台灣有這麼一個地方,保存打陀螺、扛神轎的習俗;為什麼要跳三太子?我覺得這部戲講得很清楚。」(東森、映畫提供)
不曾嘗試過的領域,包括《神之鄉》裡大量的宮廟文化,只是李玉璽還頗奇特的,從小對東西方的宗教都有接觸。「我爺爺、奶奶是基督徒,但爸爸、媽媽信奉台灣的道教,我從小就在很矛盾的情況下成長。」他解釋矛盾就是讀基督教學校,身上卻又佩戴玉或符,是真正的廣結善緣,「所以我對於這些信仰的故事很有興趣,也不會去思考『欸,這件事情值不值得相信。』」
除了在前置作業期間,投入大量時間與大溪當地的社頭、宮廟學習,他還跟同劇演員黃新皓一起參與大甲媽祖遶境。「當時覺得很特別,因為我們提供食物跟水給信眾,會聽到很多信眾說:『一路跟著媽祖的神轎走。』(晚上)可能就睡在廟裡,或其他當地信眾提供的地方。我體會到很強大的溫暖,這是所有人一起做一件不收費的事情。」
一度曾對拍戲有些排斥,李玉璽解釋那是因為自己剛出道、還沒站穩歌手的腳步,但實際接觸後,也打開了他的視野。
不過要融入宮廟文化,李玉璽還有一個挑戰,就是他完全不會說台語。「因為家裡沒有人講台語,所以也聽不太懂。還好我劇中的角色是從台北回來的,台語也沒那麼流利。」而宮廟文化的台語,又與平日接觸到的台語有所區別,「就是所謂的古語,講法跟一般的台語對話不一樣。」

語言成隔閡 苦練台語猛K八點檔

李玉璽請台語老師把所有台詞都錄下來,走路時也一直聽。拍攝前,李玉璽更直接打電話給老師,詢問台語是不是這樣講、聽不聽得懂?拍攝期間,經紀人還大量播放《夜市人生》轟炸他,「一直看全程講台語的(劇),讓我習慣這些語調、盡量聽。以前幾乎完全聽不懂,現在進步到至少可聽懂6成。」
曾在國外念書,李玉璽說人到異鄉就會發現,觸動想念情感的,都是在家鄉唾手可得的東西。
《神之鄉》從漫畫原著就強調桃園大溪在地特色,拍戲時也全程在當地取景。李玉璽剛開始聽到大溪,就想到「豆干好吃!」到了大溪後發現,有許多藝術家在當地創作,從神桌、雕像到木刻比比皆是。

美國偽珍奶 溫暖連結家鄉人情味

「實際在那邊生活,大家的關係連結非常強烈、都互相認識。一有人需要幫忙,他們就馬上過來支援。」最初劇組在嘉天宮練習扛神轎、跳三太子,並不需要支援拍攝,「但拍到後來,廟方人員一早就過來陪我們;甚至拍戲進度耽擱,他們也願意在旁邊等,還充當臨時演員,讓我強烈感受到這分溫暖。」

李玉璽(左)在《我的少女時代》裡,是宋芸樺(右)眼中的校草。(華聯國際提供)
而李玉璽自己,則是在美國念書時,深刻體會到「人親不如土親」,「比如在路上聽到台語,雖然我聽不懂,但會有親切感。或者我們一群來自台灣的同學,覺得美國的珍珠奶茶大多都很爛,那根本就是假的!」
他想起這段往事也覺得好笑又瘋狂,「為了喝正宗的珍珠奶茶,而開車花大概快1個小時去買。喝到的時候,會覺得『這就是我們的家鄉』。」又或者在海外能吃到滷肉飯,這些看似枝微末節的小事,身在國外時突然間有了不同的意義,「其實到了異鄉之後就會發現,觸發思念、情感的,都是你在家鄉唾手可得的東西。」
李玉璽(左)承認小時候跟父親李亞明(右)沒那麼親近,「長大後才發現,爸爸用不一樣的方式在愛這個家。」
拍完《神之鄉》後,李玉璽覺得每個人都能從故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其實我跟爸爸,與劇中角色有一點點雷同,就是沒那麼親近。長大後才發現,原來爸爸是用不一樣的方式,在愛這個家。雖然陪伴我的時間不多,可是他在外面的付出,都是為了家。」小時候自認跟母親比較親近,李玉璽反倒是出道接觸演藝圈後,才回頭跟父親李亞明請教很多想法,「很感謝他,沒有他,我也沒辦法走到現在。」

場邊側記

既然最喜歡做音樂,如果讓李玉璽挑選一種曲風代表《神之鄉》,會選什麼?「第一個想到的是搖滾,因為劇本談到年輕一輩的追夢,追夢本身就需要立志、力量。再來是家庭的摩擦,以及師兄弟之間的誤會,這都是需要正面面對才能解決的,所以我覺得就是搖滾。」他說:「很多事情都是出自愛,只是表達方式不同。」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