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遊草山2】茶香解憂找自己 山澗裡的野放炭焙小茶館會員專區美食旅遊與其說是來泡茶,「山澗室」更像是山裡的心理諮商室,喝杯茶,一切問題都有解。文 陳涵茵攝影胡耀仁發布時間 2021.10.24 08:57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0 臺北時間茶藝綠茶陽明山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循著茶香往山裡走,今日要上山喝茶。「山澗室」是這幾個月新開在山上的一間小茶館,說是喝茶,更像是參加一場心理諮商,幾杯茶湯下肚,無處安放的情緒都有了自己的正確位置。 山中小屋是茶藝館也是張益銓的起居室。起初,坐在雅緻的茶席上,緊張自己「茶」識淺薄,深怕說錯些什麼就顯得破壞氣氛,茶館的主人張益銓洞悉了我的不安,「喝茶要感受它,不懂茶也沒關係,有時,不懂才能更享受。」他慢悠悠的說著,我這才放下懸著的心。這裡只賣讓茶樹自然生長,沒有人為干預的「野放茶」。聞香,是品茗很重要的一環。手捧著聞香杯,閉上眼,讓感官打開,「聞香不能霸道,不是吸入,而是讓香氣自己進入身體裡。」從一開始無法進入狀態,到後來漸漸能體會「茶的形狀」「茶氣」,喝茶又像是一種找自己的過程。張益銓將茶形容成「人」, 每杯都有不同的個性。院子前的池塘生機盎然,品茗時能聽到陣陣蛙鳴聲。在山澗室喝茶,「聞香」是很重要的步驟。 山澗室專泡炭焙茶,每款茶都是野放,一個時辰裡,張益銓會和客人邊聊天邊挑選出三款適合的茶葉,他形容「春紛」像我,是一款中發酵、中焙火、帶有果香味的茶,一盞茶很快就在談笑中度過。茶具與器皿全是老闆親自挑選,若找不到心儀的,他就自己動手做。除了泡茶,興致來時,張益銓會彈彈古琴。上山的路陡峭,張益銓卻一派輕鬆。穿著夾腳拖就帶著我們往深山去,體現出張益銓不羈的性格。從理工男一路轉變成能感知茶氣的茶藝師,張益銓笑稱一切都是緣分,冥冥中來到山上落腳,開啟了茶香相伴的山居歲月。喝完茶,他帶著我們到後頭山林尋幽、採蕨,度過了奇妙的午後,那一天的記憶,如唇齒間的茶韻般,讓我久久不能忘懷。上山採蕨,尋幽探險。山澗室地址:台北市士林區新園街75巷30之1號備註:品茶需預約,全程約需2~3小時,每人800元。詳情請搜尋臉書「山澗室」。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