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美國物價指數攀高 消費者信心創10年新低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反聖嬰現象恐帶來寒冬,能源價格將維持在高點,通膨問題短時間難解。(翻攝BP臉書)
反聖嬰現象恐帶來寒冬,能源價格將維持在高點,通膨問題短時間難解。(翻攝BP臉書)
在聯準會正式宣布縮減購債規模之後,美國上週公布了幾項重要經濟數據,包括生產者物價指數與消費者物價指數,前者年增率為8.6%,符合市場預期,而後者年增率6.2%,不僅遠超過市場預期,更是創下近30年來新高增幅。
從物價指數細項來看,包括食物、能源、二手車、住房等商品幾乎是全面上漲。而反聖嬰現象即將帶來寒冷的冬天,能源價格可能會繼續維持在相對高點,通貨膨脹問題想要緩解,最快可能要等到這個冬天過去。

耐久財消費 高峰已過

在物價未見明顯緩解的這個時候,消費者信心卻是不斷滑落。密西根大學上週公布了11月消費者信心初值為66.8,這是自2011年11月以來的新低水準。相對來說,經濟諮商局的消費者信心數據目前還維持在113.8的相對高點。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落差呢?
這是因為經濟諮商局每個月的調查項目,主要著重在一般民間消費與就業情形,而密西根大學的調查內容則是相對注重耐久財消費。
當兩個數據之間的差額逐漸擴大時,通常代表景氣持續好轉,然而隨著經濟逐漸穩定成長,聯準會便開始進入到緊縮貨幣環節。這個時候,消費者便會開始減少耐久財消費,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也會率先出現回落。
現在兩者的差額正好來到歷史高點附近,而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已經連續滑落半年了。
這對於資本市場會有什麼影響?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如果經濟諮商局的消費者信心數據也開始下滑,兩個數據間的差額縮小,意味一般消費與就業環境也開始轉弱,而這個時候往往也會是股市開始出現大幅修正的時間點。現在的我們似乎還沒有走到那一步。
但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大幅滑落,代表耐久財消費的高峰已過,投資人應該暫時避開相關產業,而如果經濟諮商局的消費者信心數據也開始出現大幅下滑,那麼,可能就是要開始調整持股水位的時間點了。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