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浚泓巡視雞場,數千隻活潑好動的小雞,朝著他蜂擁而上,輕輕抱起一隻小雞,數十年日夜與雞為伍,他一眼就能掌握雞隻狀況。「雞怕冷又怕熱,牠們不像人會咳嗽,一口痰卡住就可能致死,禽流感的雞一眼就看得出來,跟人感冒一樣會流鼻涕。」高浚泓說。
【自創良雞番外篇】他用高標環控防堵禽流感 獸醫師駐場病雞無所遁形 淞品土雞專訪

禽流感讓雞農聞之色變,為防範於未然,淞品土雞老闆高浚泓以高標環控防堵,飼養端,不惜砸千萬元打造水簾式飼養硬體設備,降低環境對雞隻的威脅,屠宰端,則有國家派駐的獸醫師,以目視法或搭配機器檢測逐一檢視,病死雞無所遁形,讓終端消費者能安心購買。

養雞數十載,高浚泓當然也曾遭遇禽流感逆襲,然而飼養端因有農委會管控,必須立刻地方政府申請撲殺,「這幾年還有保險,撲殺還有50%以上的補償,對飼養端來說,相對衝擊比較小,最可怕的是,消費者信心全失不再消費。」
事實上,雞隻價格與市場供需息息相關,過去,中國大陸、韓國、日本也曾爆發禽流感,因供給減少,市場端末售價不跌反漲,高浚泓解釋:「有撲殺,能上市的東西變少了,價格自然變貴。」唯獨台灣市場反其道而行,一旦爆發禽流感,消費者聞雞色變,導致雞隻價格直直落。

台灣曾歷經幾波禽流感衝擊,為了防堵,防檢局會派駐獸醫師到各大合法屠宰場督導,高浚泓強調:「獸醫師是國家派的,他一發現有病雞就得立刻通報,屠宰場是不可能私宰的,通過檢驗的雞,會發給屠宰合格標章。」

畜牧產業靠天吃飯,如何從產官學界攜手努力,建立一套讓消費者安心放心的公信機制,遠比每次產業受重傷後才來談補助有效,「2013年禁宰活禽法規上路後,基本上市面上看到的雞,98%都是合格屠宰場出來的,政府有監督之責也要有替雞農背書的權利與義務,禽流感衝擊的是消費端,這一塊很難由商人自己來建立,我們說的話消費者未必會信,政府這時候更應該發揮安定人心的作用。」高浚泓語重心長地說。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