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這天,久未表演魔術的林威宇小露一手,他熟稔地在桌面上緞帶展牌,「幫我翻開最上面這一張,是不是你剛剛所選擇的卡牌?」「對,就是方塊七!」記者驚訝地說。
【達人理財】揪產業供需失衡 台大高材生挖冷門股年賺3成

因變魔術與投資結緣!台大高材生、年僅31歲的林威宇,因緣際會下從理工男變身投資控,已經在台股市場打滾10年,主攻「供需不匹配」的投資邏輯,以挖掘產業鏈中受市場低估的冷門股為主,平均年報酬率超過30%。如今的他,工作不是為了薪水,而是持續以「好玩」享受投資樂趣。

林威宇 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90年
- 學歷: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 現職:財報狗行銷經理
- 投資心法:以尋覓產業鏈中「供需不匹配」的潛在獲利機會作為核心主軸,不單看公司釋出的片面訊息,參考上下游客戶、供應商以及設備商的說法交叉比對,挖掘成交量在低檔徘徊的冷門股,投資週期短則一季、長則半年至1年。
操作祕笈 挖掘冷門股
「好玩、有趣」向來是林威宇行動的出發點,所以就讀台大時加入了魔術社,偶然得知學長在還未踏入職場前,就透過家教和投資收益,積攢下200萬元的存款,激起他滿滿的好奇心,因此一頭栽進與自己理工背景完全不相干的投資領域。在圖書館深造2個月後,以2萬元本金展開投資生涯,之後還積極加入股市投資數據與分析平台—財報狗,探索市場,一直到現在仍是財報狗的一員。
「現在的我不太需要考慮錢的問題。」算一算跨足股市已有10年時間,林威宇不諱言,目前工作不是為了那份薪水,而是要持續做著好玩的事情。問到投資成績,他淡淡地說:「績效遠高於大盤,年報酬率超過30%,月支出10萬元不成問題。」
談及年賺30%的操作祕笈,林威宇表示,他以尋覓產業鏈中「供需不匹配」的潛在獲利機會作為核心主軸,如政策面及供給面的落差。而這套方法總能讓他領先市場,挖掘當下未被大眾認同、成交量在低檔徘徊的冷門股,至於投資週期瞄準短則一季、長則半年至一年的波段操作。
步驟一、揪出產業供需失衡股
「就像2019年時,根本沒人要看太陽能產業!」林威宇舉例,政府早在2016年時,就已祭出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要到達20%的政策目標(2016年此比重僅4.8%),供電比率需求大幅提升,但直到2019年綠電涵蓋程度與目標有極大差距;在追蹤公司法說的過程,發現包括綠電價格、建廠時程、執行狀況等,在供給端都遲遲未跟上政策需求,「所以開始留意負責一條龍服務的安集,及主攻太陽能供電營運端的中興電。」

又例如2020年國外記憶體廠,像美光、恩智浦、英飛凌等龍頭企業,在疫情衝擊下,消費市場需求爆發,產業出現供不應求,「從公司財報展望與法說會的前瞻指引,就可找出台廠供應鏈投資機會。當時,我買進國內DRAM大廠威剛、十銓,平均獲利超過1倍。」

步驟二、當股價接近或跌破淨值時勇敢進場
「我最愛的股票,是那種股價平淡無奇,卻被我發現未來可能獲利大增的標的;在市場沒沒無聞時投入,如果看對,我就賺錢;看錯,股價也跌不到哪裡去。」林威宇解釋,綠能發電是政府能源轉型既定政策,而太陽能長期供不應求,需新建電廠;另外,由於供電收入十分穩定,就算供電政策缺口未能如期達標,公司獲利依舊穩健,不用擔心擴廠後賣不出去的問題。

盤算各種狀況後,林威宇會等待時機,一旦股價跌破淨值就勇敢出手買進,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以安集為例,2019年第三季公司每股淨值約19.5元,當股價靠近淨值、約20元時,就是他分批進場的時機。另外,林威宇表示,觀察本益比也是一個方式,「可以抓過去平均,或看未來成長性多給一點,作為進場依據。」
步驟三、確認催化劑是否持續存在
「以綠能政策來說,雖然小英政府講了個2025年的計畫,但很多政策口號都只是喊一喊。而投資一定要隨時檢視催化劑是否還在,只要沒有消失,股價早晚會發酵。所以一定要去問廠商。」林威宇指出,這需要從廠商是否拿到補助、補助內容是否真的能刺激再生能源廠商訂單增加及廠商是否落實來確認,當確認沒疑問後,就可等股價往真正的價值前進。果然安集在1年內股價從20元漲至44元,獲利翻倍。

當然,若催化劑沒有按照預期發生,就會出現投資不如預期的狀況。「2021年受疫情影響,建商開工率下滑,我上網查詢,發現美國房屋庫存在歷史低點,買賣成交天數只有7天,新屋市場火熱到甚至出現超賣情況。」眼尖的他心想,既然美國房市需求熱烈,裝修股必有利可圖,便在2021年4月、股價約20元左右,分批買進木工具機廠巨庭。
他分析,激勵巨庭股價上漲的催化劑有二,一是美國房市升溫,只要疫情解封,建商復工,營收可望三級跳;另一是公司帳上有不少美元資產,未來受惠聯準會升息預期,匯兌收益值得期待。「可惜美元升值速度不如預期,對獲利挹注不明顯。見到催化劑不再或延後了,持股就要認錯調節,繼續挖寶下一檔成長股。」
實業公司投資經理人Frank表示,相較美股資訊暢通,台股的「催化劑」往往必須等到反映在財報數字上才會浮現,林威宇因此花相當多心力在研究產經變化,經常透過Google搜尋進行資料交叉比對,還會致電公司確認消息。
強化優勢 玩興做投資
時間拉回至2011年,林威宇是當時財報狗招收第一批學員中,現場唯一年僅20歲的大學生,如今他是財報狗行銷經理兼主持人,對於投資的「玩興」從未削減過。而除了擅長魔術,他還擁有催眠師證照,同樣是從好玩、有趣出發。同為台大校友的黃靖堯就說,林威宇對新領域總是躍躍欲試,像是原本只是為了復健一起去健身房,最後卻勤練到成為他的重訓教練。
「你必須做跟別人不一樣的事,才能獲得超額報酬。」林威宇強調,股價一定程度反應市場看法,而大眾周知未來會成長的產業,未必有太多的獲利空間,所以在投資路上須不斷強化優勢,包括資訊優勢:知道得比別人廣;分析優勢:看得比別人深;操作優勢:比別人更有紀律。這位台大高材生,想方設法不斷擴大優勢,也因此能在31歲的年紀就能不為錢工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