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尋寶3】全台唯一「少女媽祖」 科蹄澳參拜文武大王賞海濱夕陽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鐵板聚落中最具閩東建築特色的老宅,建於1941至1945年間,相傳為林義和其中一任太太的娘家。
鐵板聚落中最具閩東建築特色的老宅,建於1941至1945年間,相傳為林義和其中一任太太的娘家。
馬祖南竿的另一端,有個小漁村聚落舊名「鐵板」,三面環山,因澳口大退潮時,發現一塊黑色堅硬的沉積岩,當地居民挖石板蓋房子,石頭堅固如鐵,因而得名;國軍進駐後改名為仁愛村,過去的小漁村不再繁榮,恬靜的山城小聚落,適合沿著海岸線漫步閒散。
「鐵板聚落」過去為一座古老漁村,村落裡保留了當年林義和修繕的古井。
以海維生的馬祖人,海上的事一切問神。「金板境天后宮」相傳為清代嘉慶年間,大海盜蔡牽為求神明庇佑所建,建築外觀古色古香,保有閩東封火山牆的雕梁畫棟,廟內可見獨特的魚、蝦、蟹壁畫,天花板也掛上魚簍,象徵滿載而歸,祈求漁業興旺。
擁有百年歷史的「金板境天后宮」又名「鐵板天后宮」,供奉全台唯一少女媽祖像。
建築保有馬祖傳統閩東建築特色,兩側神龕為「廟中廟」木構,十分罕見。
馬祖廟宇傳統習俗,參拜前先以金紙過火「淨身」。
馬祖依海維生,為求漁業繁盛、風調雨順,牆上可見魚、蝦、蟹等壁畫。
金板境天后宮供奉天上聖母、威武陳將軍、臨水夫人、福德正神等眾神,其中最有名為主祀神媽祖,是全台唯一以「少女媽祖」形象刻劃的泥塑神像,16歲的媽祖容貌清秀,多年來香火鼎盛,參拜信徒絡繹不絕。
平安符圖示為少女媽祖,裡頭附有香灰保平安。
古老的木製筊杯,歷史更悠久的竹製筊杯,現保存於西廂房內。
後院別有洞天,靜謐小院子古色古香。
金板境天后宮為馬祖三大天后古廟之一,始於明清,保留下當年修繕的舊牆柱。
討海人衍生出獨特的信仰文化,馬祖地區常能見到白馬王,「白馬文武大王廟」即位於科蹄澳海邊。科蹄澳是馬祖村北方的小澳口,相傳名字由來與「蜑民」有關,蜑民為生活在福州沿海的水上人家,又稱曲蹄或科蹄,科蹄仔長期漂泊海上,過去曾停泊於科蹄灣。
「白馬文武大王廟」採用閩東地區封火山牆建築型式興建,前方就是科蹄沃海灣。
關於科蹄澳蜑民的記載少之又少,海上也再無科蹄仔蹤影,如今科蹄澳僅留下一座白馬文武大王廟,小巧玲瓏的外觀依照閩東地區封火山牆建築型式興建,廟宇內侍奉文武大王2尊神明;傳說中,每當暴風雨來臨,海面會出現一盞光,守護村民安全返家。
廟宇前方小徑能通往景觀平台,眺望海景日落。

白馬文武大王廟

  • 位置:連江縣南竿鄉科蹄澳

金板境天后宮

  • 地址: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14號
  • 電話:08-362-2336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