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對袁韞淳的背景出生相當好奇,事實上,她雖是做網拍起家創業,但一度連E-mail都不會用。另一半張士祺爆料,袁韞淳在讀輔大義大利文時,曾到義大利當交換學生,「我們都是窮學生,不可能天天打越洋電話,我建議寫E-mail,快速又便宜,但她很抗拒學習,誰能料到,最後竟走上網路創業,直到做網拍必須回覆客人的問與答,才認真去學,發現這有多方便。」
【豆陣攻女鞋番外篇】秒殺網拍女鞋創辦人藏鏡17年首曝光 曾拒用E-mail最怕逛街被認出 朵芙時尚國際專訪

曾1秒賣出1雙鞋的女鞋品牌D+AF,向來隱身幕後的創辦人袁韞淳17年來首次曝光,接受本刊專訪,堅持戴口罩拍照維持神秘感,笑稱:「我常逛街買鞋,就怕曝光後會被認出不自在啦!」她17年前用8千元網拍女裝起家,後轉賣韓風流行女鞋,主打小資族的平價時尚,取材精品鞋的豆豆鞋,因高CP值爆紅,1年賣出的鞋子可堆疊成108座101大樓高,加上先生張士祺擅長操作網路行銷助攻,快速崛起。

個兒嬌小的袁韞淳,年輕時身材骨感,皮膚白皙,是外人眼中的正妹,愛買衣服的她,最大夢想是畢業後去當百貨公司櫃姐,每天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因幫父親顧網咖,無心插柳上網賣二手衣,意外展開網拍事業,初期是到五分埔選貨,自當模特兒、撰寫文案,因長期日夜顛倒、睡眠不足,體重爆瘦至3字頭。
張士祺透露:「有段時間她一直嫌我拍的照片很醜,後來分析才發現是她太瘦了,加上女裝太競爭,我建議她改做鞋子,市場競爭壓力較小。」創業隔年,品牌就從女裝轉向女鞋,由袁韞淳選貨、撰寫文案,張士祺負責拍照。
「男生剛開始拍鞋子特寫時,很容易把一雙鞋子拍成像大頭狗,鞋頭很大,比例看起來很怪,朵拉(袁韞淳的小名)就很堅持拍照要喬一個角度,她都說這雙鞋子在相機觀景窗裡在微笑。」儘管指令意境十分抽象,張士祺仍想盡辦法達成目標。

「朵拉心中有一個拍鞋子的黃金角度,每次我拍完,她都會說還差一點!」有時袁韞淳不滿意張士祺的作品,會自己跳下來喬角度、拍照,資深員工透露:「老闆娘對拍照很堅持,常常在正午在樓頂拍照,因為陽光直射不會有影子,但每次拍完下樓皮膚就黑一階,只為了拍出她口中的鞋子的微笑感。」
比起張士祺,袁韞淳更是十足工作狂,幾乎天天加班,一忙起來,最常對另一半脫口的口頭禪就是「我很忙!不要吵!」為了消磨等太太加班的零碎時間,張士祺愛上養魚,辦公室有有15個大魚缸,養了14條紅龍,舉凡換水等瑣事皆由他一手包辦。

夫妻倆個性互補,袁韞淳作風保守、張士祺喜歡挑戰,光是開店計畫2人就來回討論長達3年。「朵拉不想開店是怕虧錢,又擔心自己不擅長門市管理,但對我來說,事情總有一體二面,找理由跟找方法會走出截然不同的路,我更傾向後者。」張士祺原以打平為目標,沒想到不到2年就回本獲利。
張士祺舉蘋果手機為例,即使網路也可以購買,但實體門市仍有相當買氣,甚至每當有新機推出,吸引果粉連夜排隊,「D+AF在東區的第一間排了足足3個月,當時東區其實是有些沒落,回歸根本,把品牌力做起來還是核心。」「女生買鞋最怕色差,又要考量衣服穿搭性,很多正妹到店裡試鞋,會去廁所脫掉絲襪比對,這是以往網路購物難以提供的體驗感受。」

過去的成功可能是未來的失敗,考量零售業網購市占其實只佔3成,D+AF透過開實體吸引新客,袁韞淳透露:「很多消費者是從線上認識我們,現在有實體店可試穿,平均提袋率可達7成。」今年品牌也會持續展店,擴大虛實整合市占。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