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全球央行進入加速緊縮狀態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近期科技巨頭與半導體公司,都給出成長趨緩的預期,投資人宜小心因應。(翻攝BOSCH官網)
近期科技巨頭與半導體公司,都給出成長趨緩的預期,投資人宜小心因應。(翻攝BOSCH官網)
繼聯準會在1月底的公開市場委員會釋出鷹派訊息之後,全球主要央行也在上週進入了加速緊縮狀態。

失業率回穩 無寬鬆必要

其中,英國央行在上週決定再度升息1碼,這是自2004年以來首度出現連續2個月升息。此外,英國央行也決定停止到期再投資計畫,並藉由這樣的方式來達到資產負債表緊縮效果。
而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在上週記者會中也未再重申2022年不大可能升息的言論,取而代之的則是「會非常謹慎地評估環境,視數據而定」這樣的說法,市場也因此預期,歐洲央行可能會在六月啟動升息循環。
為什麼全球主要央行不約而同地在這個時候,決定加速緊縮?
首先,主要國家的失業率都已經回落到疫情爆發之前的水準,甚至更低。例如美國上週公布的1月失業率為4%,與疫情前最低水準3.5%已相去不遠。而歐元區去年12月的失業率為7%,不僅低於疫情前的7.2%,更是過去20多年來的新低水準。
在失業率創新低的另一方面,則是居高不下的通膨。
美國上個月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7%,創下近40年來的新高水準,而一般預期,本週將公布的數據會再創新高。而歐元區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5.1%,創下自1997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新高水準。

通膨促緊縮 科技股修正

創新低的失業率,讓各國央行沒有繼續寬鬆的必要;創新高的通膨,則是讓各國央行有持續緊縮的急迫性。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各國央行才會在近期紛紛進入了加速緊縮狀態。
然而,就業狀況良好卻不代表金融市場能夠承受這樣的緊縮速度與幅度。
我在上週提到,美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轉弱現象,而在聯準會持續升息之後,將會進一步對房地產市場造成壓力。而近期許多產業,包括科技巨頭與半導體公司,也都給出了成長趨緩的預期,在各國央行加速緊縮後,相關產業可能就要同時面臨盈餘與估值的修正,投資人應多留意。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