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花蓮靠海最南端部落學捕魚射箭划膠筏 體驗阿美族一日海派生活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來到花蓮海岸線最南端的「靜浦部落」,可以在秀姑巒溪河口上,體驗一邊划膠筏,一邊欣賞眼前遼闊的太平洋與山、海、溪、島交織的美景。(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提供)
來到花蓮海岸線最南端的「靜浦部落」,可以在秀姑巒溪河口上,體驗一邊划膠筏,一邊欣賞眼前遼闊的太平洋與山、海、溪、島交織的美景。(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提供)
位於花蓮海岸線最南端的部落「靜浦」,地處北緯23.5度,座落在秀姑巒溪出海口,與太平洋交匯處,這裡不僅豐富生態、保留著當地阿美族人傳統的漁獵方式,還能每天看著日出從太平洋升起,又因為是最接近日出的阿美族部落,因此也被稱作太陽的故鄉,靜浦在阿美族語唸為「Cawi'(札位)」,意指山坳裡的平地。
奚卜蘭島將秀姑巒溪的出海口一分為二,南邊因為泥沙淤積形成安全的港灣。(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提供)
返鄉5年的部落導覽員強強說,靜浦部落得天獨厚之處,在於秀姑巒溪入海的寬闊河口中央,有一座距離台灣最近的離島「奚卜蘭島」,又稱獅球嶼,這座島將溪口一分為二,讓溪水分別由南、北邊流入大海,雖然現在南邊河口因泥沙淤積,暫時沒有通向大海,卻也形成遊客體驗膠筏最安全的港灣。
每年春季開始,太平洋的黑潮會為秀姑巒溪河口帶來豐富的洄游生物,也造就當地豐富多樣的漁獲。(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提供)
來到部落也能跟著當地阿美族男子學會如何使用八卦漁網捕魚。(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提供)
每年春季開始,太平洋上的黑潮會將大量海洋生物,像是洄游性的禿頭鯊、蝦虎魚、螃蟹、小鰻苗、小蝦苗等,帶進秀姑巒溪河口內生活,形成「溯河」的奇觀。而當中某些魚種,例如俗稱日本禿頭鯊的「日本瓢鰭鰕虎」與鰻苗都是阿美族重要的經濟作物。強強解釋,每年春夏季是這些禿頭鯊洄游秀姑巒溪上游的季節,那時候他也會穿上青蛙裝,拿著三角網到面對河口的海浪捕撈順水而來的魚苗,還笑說品嘗這些禿頭鯊最美味的方式就是沙西米。
除了划膠筏使用八卦漁網捕魚,在特定的季節當地族人也會在清晨使用三角網在岸邊頂浪捕撈魚苗。(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提供)
為了讓更多遊客認識在地阿美族傳統的生活方式,近年靜浦部落積極推廣深度旅遊。早期每位阿美族青年都必須學會捕魚,而膠筏則是過往靜浦部落與對岸港口部落往來溪流的重要交通工具,現在遊客也可體驗自己划著膠筏與拾起八卦網向大海灑網捕魚的樂趣,也能到海邊學習佈置陷阱,親自捕捉俗稱「倒退嚕」的浪花蟹,感受部落與自然及海洋共生的純樸生活。
射箭是來到部落最受歡迎的體驗之一,強強解釋,傳統的弓需至少半年至一年才能完工,因為必須自然蔭乾,並常使用九芎等比較有彈性的木材。(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提供)
跟著導覽人員就可以學習製作陷阱,捕捉俗稱「倒退嚕」的浪花蟹。(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提供)

靜浦部落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