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善如牛番外篇】72年老店隱藏版好料 飽到天靈蓋也難敵誘惑 潮州牛肉福專訪會員專區財經理財潮州牛肉福2樓販售牛肉火鍋,自製沙茶醬為湯頭增添香氣,搭配現切台灣牛十分合拍。文 王筱君攝影宋岱融發布時間 2022.07.08 05: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3 臺北時間牛肉湯潮州牛肉福火鍋牛雜湯台灣老店沙茶醬屏東潮州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潮州牛肉福在小鎮屹立72年,除了招牌牛肉湯、牛雜湯,自製沙茶醬也是鎮店寶,不僅可炒菜、沾肉,更是二樓牛肉火鍋的湯頭靈魂。第二代老闆葉英和曾赴日本學習拉麵湯頭做法,回台後改良牛肉火鍋湯頭讓湯頭基底更清甜,再加上一大匙沙茶醬,搭配現在台灣牛花肉、菲力肉,成了饕客必點好料,如今交棒給長女葉純伶與女婿吳昶漢一家人負責。葉英和每天清晨5點就到店裡熬煮店內一日所需湯頭,對藥膳頗有研究的他,會依不同湯品種類,調整中藥材種類。潮州牛肉福的牛肉火鍋因位於總店二樓,必須和一樓共用同個出入口,許多外來遊客渾然不知老店的隱藏版好料。採訪當日,記者與攝影拍了一整天牛肉料理,從招牌牛肉湯、牛雜湯、清燉牛半筋半肉湯、炒牛肉等數十道菜色,飽到天靈蓋,連打嗝都是牛味十足。自製沙茶醬是潮州牛肉福的鎮店之寶,不少客人會加購,也有推出瓶裝販售。(180元/罐)然而難敵葉英和的盛情邀約,晚上再到二樓拍攝牛肉火鍋,記者和攝影本抱定「只拍不吃」,沒想到一上樓,撲鼻的沙茶牛肉鍋香氣,讓前一刻還在嚷嚷「太飽了!真的吃不下」的我們秒反悔,硬是嗑了一大鍋。吳昶漢為我們介紹2種必點肉品,一盤是量少稀有的牛花肉,稍有厚度的切片,讓肉質更有咬勁,油花香氣足,牛菲力口感軟嫩,涮3秒即可,入口前別忘再沾點沙茶醬,香氣更足。葉藍瓊嬌是店裡的切肉高手,幾乎所有牛肉薄片都出自她之手,得依各部位、肉質軟硬調整下刀厚薄度。老店創始初期是路邊小攤,創辦人葉得福後有聘汕頭師傅做炒牛肉,也從他身上學到沙茶醬做法,44年前買下老店現址,二樓空間增設做牛肉火鍋,主打沙茶爐火鍋,長子葉英和婚後曾到日本找尋投資機會,因店租過高未能如願,反而意外在東京拉麵店打工,習得熬煮拉麵湯頭作法,回國後加入蔬菜、雞骨架熬煮,改良牛肉火鍋湯頭,讓湯頭更加清甜。非尖峰用餐時間,習得岳父好手藝的吳昶漢也會下樓炒菜,成為熟客心中的隱藏版好料。不像一樓老店只開到下午就收攤,二樓牛肉火鍋部門午、晚餐皆有營業,吳昶漢習得岳父的好手藝,許多老店招牌炒菜皆難不倒他,若不忙時,熟客想吃炒菜類,吳昶漢也會下樓炒菜,成為熟客口耳相傳的隱藏版福利。潮州牛肉福2樓販售牛肉火鍋,因和老店共同同一出入口,外來客常過門不入。女兒葉純伶做事細心,花椰菜一根一根剝梗頭硬皮,即使只是放在冰箱讓客人自助拿取的配菜,擺盤也毫不馬虎,仔仔細細排成一叢小花狀,光是賣相就加分不少,然而長年重複同樣動作,手腕虎口也種下職業病,得帶著護脘工作,葉英和與太太葉藍瓊嬌擔心女兒女婿忙不過來,下午也會幫忙切肉、備料,至於沙茶醬配方則不外流,目前仍由葉英和帶著獨子葉力瑋炒製,一家人分工合作,擦亮老店招牌。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