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歐元區與美國在上週公布的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雙雙回落到了50的臨界值以下,這表示這些區域的經濟活動正在趨緩當中。而就過去的經驗來看,這很可能預示著這2個經濟體即將走入衰退。
【達觀股市】當壞消息變成好消息 股市短暫反彈

全球股市在近期迎來了一段反彈,當然也包括了有國安基金加持的台股。然而,過去這一週其實充斥著許多的壞消息,但為什麼經濟面的壞消息卻成了股市的好消息、推動股市出現反彈呢?
而在貨幣持續緊縮且經濟趨緩的背景下,美國的房地產市場也在快速降溫,此從上週公布的美國營建許可與新屋開工數據持續下滑可以看出。
由於美國房地產行業是整體經濟中相當重要的組成要素,因此房地產市場冷卻後,會對實體經濟產生顯著影響,上週公布的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已經創下去年11月以來的波段新高了。
經濟數據明顯趨緩,但絕大多數國家的通膨數據都還在續創新高,例如歐元區、加拿大、日本、英國等。這也迫使多數國家必須要採取更為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像加拿大就在7月分直接升息4碼,而歐元區也在上週出乎意料地升息2碼,另外,英國也可能在下個月的利率會議上繼續升息2碼,聯準會在本週最有可能繼續升息3碼。
聯準會明年可能降息
然而,趨緩的經濟與激進的升息,卻沒有繼續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最主要原因在於,市場已經充分預期到這些發展,並且反映在資本市場上半年的修正了,更重要的是,根據彭博資訊的數據,由於經濟數據已經轉弱,所以目前市場預期聯準會可能會在明年第一季開始降息。這也正是經濟面的壞消息,卻成了股市好消息的原因。
不過,市場尚未預期到的是,在經濟衰退之後,個別企業獲利究竟會面臨多少衝擊?例如美國社交媒體Snap,在上週公布財報前,今年來已經跌掉了65%的市值,在公布不如預期的財報後,上週五單日又暴跌了39%。
這也顯示,股市並非能夠接受所有的壞消息,在企業盈餘修正告一段落之前,投資人仍應以熊市反彈看待近期行情。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