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北御珍」吃到江湖傳說快失傳的山東「提漿月餅」,乍看之下,餅皮不油不潤,我在心裡默默發問:「會不會很乾?」掰一小口細嚼後麵粉香氣慢慢湧出,內餡充滿麻油香氣,這就懂了,老派月餅的美妙,入口方能領悟。
默默熱賣9000顆!「台北御珍」雪花酥在奶油系蛋黃酥中異軍突起

今年中秋來得特別早,當然該早早空出容量和熱量來品嘗月餅。為了這回月餅專題,懷舊復古與新派月餅加總超過20款,要我選一邊?答案是: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當然是全部都要!一年才一次,幹嘛怕嫦娥笑我胖!首先推薦中秋當家花旦月餅「蛋黃酥」,不過「台北御珍」的蛋黃酥,不叫蛋黃酥,而是取名為「雪花酥」,原來跟用料和做法有很大關係。


楊守憲師傅開店15年來,每年中秋節固定會做提漿月餅,他記得有位客人買了12年的提漿月餅,後來有幾年沒看到她,恰巧某年中秋節後,在店裡遇見,特地送1個給她,「沒想到她一直哭,因為最愛吃提漿月餅的人其實是她的爸爸,這幾年過世才沒來買,她說會把這1顆月餅拿去祭拜爸爸,之後她每年都回來買1個去拜拜。」



老味道慰藉親情思念,楊守憲對老派月餅也是真愛,提漿月餅和廣式月餅用的糖水全得提前3個月熬煮,以時間醞釀發酵香氣,更堅持提漿餅皮的糖水要以蛋白提出雜質;廣式月餅皮的糖水則要用鳳梨、檸檬、烏梅熬煮,不做其他調色。不加奶油的廣式月餅皮,拿起來手裡不留油,來自糖水的幽微果香、果酸,將不加烏豆沙、黑棗的純紅棗泥,襯托得更加醇厚。



「蛋黃酥」酥皮色澤、口感如雪入口即化,故取名為「雪花酥」,去年中秋檔期就熱賣9,000顆,「用豬油和小包酥作法,小分量的水油皮及油酥,擀出來的層次比大包酥的做法,至少多10幾層,不過因為油酥容易變硬,還不能吹風,製作上得搶時間,包多少擀多少,動作要快。」以比例相當的水油皮和酥皮,烘烤出的蛋黃酥,底部不乾硬,吃到最後依舊鬆香。在一片奶油酥皮系的蛋黃酥中異軍突起。


台北御珍
-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199號
- 電話:02-2518-0162
- 營業時間:08:00~20:00,週六10:00~18:00,週日公休。
- 刷卡:不可。不收服務費。
- 備註:月餅訂購至2022年9月2日,可宅配,運費自付。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