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6年,富南窯場落成,在紅磚市場需求龐大的年代,富南窯場曾是東台灣紅磚產業重要命脈。隨著產業沒落而閒置的窯廠,多年後轉型成為磚窯文化休閒園區「磚窯居」,旅客能體驗在窯廠裡睡一晚。


如今的富南窯場保存有東台灣碩果僅存的八卦窯,走在偌大的園區裡,第三代接班人徐尉傑向我們細細導覽著窯廠歷史。「八卦窯最早由德國人發明,日本人引進,仔細看建築上面的角度,融入了台灣民間信仰。」聽他娓娓道來,八卦窯為橢圓連續性輪窯,窯廠火光繁盛,為減少意外發生,早期台灣人特別將建築外牆刻出角度,取八卦鎮壓之意,心安,做事自然平安。